近期我国南方频频遭遇暴雨肆虐。继5月6至10日强降雨以后,5月14日起南方地区再次遭遇强降雨天气过程,多地发生洪涝和雷击等灾害。各地气象部门高度重视,密切监视雨情,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全力应对强降雨天气过程。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8日起,新一轮强降雨将再度向我国南方袭来,气象部门应继续做好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乡内涝、局地山洪、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此外,近期强对流天气活跃,仍需注意防御雷电、雷雨大风等带来的灾害。
安徽
5月15日至17日安徽出现一次明显降水、大风天气过程。气象资料显示,14日20时至17日08时全省累计降雨量:淮北和江淮北部1至10毫米,江淮南部和江南普遍超过30毫米,其中马鞍山、芜湖、黄山市、六安和安庆出现强降水,共计321个乡镇降雨量超过50毫米,34个乡镇出现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最大降雨量当涂太白187.4毫米。强降水还带来大风天气,15至16日安徽6个站点出现最大风速17m/s以上的大风。
新一轮强降水来袭,早在5月10日,安徽省气象台就在《天气情况快报》中指出,16日前后受暖湿气流影响,全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安徽省气象台密切关注,加强会商,跟踪做好强降水预报预警服务,15至17日,发布、变更暴雨预警信号5次,大风预警信号2次,雷雨大风预警信号1次。
当前沿江江南地区油菜已进入灌浆成熟期,阴雨天气可能造成籽粒灌浆期缩短,灌浆速度降低,籽粒重及产量下降,且油菜极易出现倒伏现象,不利于油菜后期成熟、收获。针对强降水可能对在地作物产生的影响,省气科所发布《农用天气预报》指出,种植户要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止后期倒伏,尽量延长油菜籽粒灌浆充实时间,提高籽粒灌浆速度。
此外,安徽省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手机短信、微搏等载体第一时间传递天气变化,提醒公众和有关部门做好强降水防范措施。
浙江
5月15日上午开始,自西向东,浙江全省大部出现中到大雨,其中浙西北、浙南和沿海地区出现暴雨,个别大暴雨。15日08时至17日08时,全省面雨量39毫米,共有362个乡镇超过50毫米,有13个乡镇超过100毫米,最大为丽水景宁渤海173毫米,另外沿海海面持续出现最低能见度低于500米海雾。
由于连日的晴热天气,5月13日,浙江丽水和云和分别出现34.8℃和34.7℃高温,而14日杭州城区更以35.6℃突破高温线,成为今年全省首个高温城市,创下杭州市自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值。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5月15日白天至16日夜里,浙江省大部出现中到大雨,其中衢州和杭州西部,丽水和温州南部,台州东南部,湖州和嘉兴北部等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
对此次降水过程,浙江省气象局提前预警。早在14日就发布了气象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本次暴雨过程的预报、实况信息,同时做好专业气象服务,及时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水库、港航、电力等39个专业用户发送《重要气象信息》,重点做好乌溪江、紧水滩等六大水库面雨量预报,并在用户专属服务网页上及时更新强降水预报和实况信息,提醒公众注意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局地山洪、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和沿海海面低能见度天气对海上交通的不利影响。
15日19时45分,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提醒民众注意强降水和强对流带来的影响。从5月14日下午至5月16日中午,累计发送气象短息4836万条,彩信36.5万条,浙江天气网点击量200万次,声讯拨打4.5万余次。通过浙江天气网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3次,气象影视节目中播出1次。
厦门
5月16日下午,厦门市防御暴雨部署会上,厦门市副市长张灿民肯定气象部门在这次暴雨过程前期的工作,同时要求气象部门加强预测预警预报,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加强雨情的监测,及时、准确作出预测预报,及时通过媒体和短信发送平台等手段发出预警信息,特别要加强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这次暴雨过程从5月15日夜12时开始,截止到5月16日19时,岛内会展中心最大雨量达到191毫米,岛外的大嶝最大雨量达到256毫米,这次暴雨是今年来厦门市最大的暴雨。厦门市气象局决策服务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4份,《重要天气预警报告》2份,《短时强天气报告》3份,短信5条。5月16日凌晨4点发布发布Ⅲ级暴雨预警,上午7点发布蓝色暴雨预警,上午9点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下午17时发布黄色预警信号,18时发布橙色暴雨预警信号。
福建
连日来,福建省各地市暴雨肆虐。5月15日,24小时降雨量局地超过200毫米,为今年来最强的一场降水。福建省气象局于15日上午启动气象灾害性天气Ⅳ级应急响应。
实况显示,15日8时至16日8时,福建全省共52个县市456个自动站出现大雨量级以上降水,其中厦门、晋江、莆田、武夷山、建阳等9个县市的27个自动站出现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天气,以厦门翔安207.4毫米位居全省首位。
福建省、市、县气象部门积极应战,加强领导带班,增加值班人员,加强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全力做好防范强降雨过程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发送重要天气报告,汇报最新天气实况和预报,并通过电话、短信、网站、传真、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向广大群众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暴雨警报等信息。
气象专家提醒,本次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累积降水量大,全省各地要注意防范局地山洪、城乡积涝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湖南
5月14日晚,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据湖南省中小尺度自动监测站资料显示,14日08时~15日08时,全省共有411站出现暴雨,141站出现大暴雨,2个站出现特大暴雨,大暴雨主要出现在长沙、常德、湘潭、益阳、株洲、湘西自治州等地。
湖南省气象部门5月13日发布《气象专题汇报》,预报13~18日全省有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据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显示:5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共有27站出现中雨,5站大雨,湘西自治州泸溪晒洲田降雨量最大为34.3毫米,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湖南省气象局13日与湖南本地主流媒体联系发布天气消息,提醒公众注意。5月14日08时至15日08时,湖南省气象局共向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号共128县次,369799人次,向社会公众发布天气消息2399788人次。14日中午12点省气象台与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联合会商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指出湖南省湘中及湘中以北局部区域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较高。下午15点湖南省气象台再发城市内涝预警信号:“长沙、湘潭、株洲等地24小时内将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降水集中,上述地区低洼、立交桥等处容易发生内涝,需要加强防范。”手机短信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湖南气象网以飞字形式突出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预警。时值下午3点,暴雨开始横扫三湘大地。14日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联播飞字实时发布气象预警,主持人口播地质灾害预警和城市内涝预警。
据最新预报显示,湖南省降雨整体减弱南压,但湘南局地仍有暴雨,湖南气象人绷紧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