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5月17日电“现在黄河流量目前已经每秒达到5000立方米,河水湍急,7号桥墩冲刷严重,河堤发生溜坍,洛口桥保养工区如何处置?”5月15日,济南铁路局济南工务段济南桥梁车间组织了一场防洪抢险模拟演示活动,20多名抢险队员将泺口黄河铁路特大桥沙盘模型团团围住,在接受车间主任李强下达的抢险“指令”。
“立即减轻河水流速,抛填片石填筑牢桥墩基础。”“河堤溜坍尽快堆码草袋、打木桩,按要求夯实桥头路基。”抢险队员们响亮的回答道。
竣工于1912年的邯济线泺口黄河铁路特大桥自建成以来命运多舛,历经多次战争创伤。由于该桥所处位置处于典型的弯曲型河段,受汛期泄洪河水流量较急的影响,在历史上经历了1958年和1996年两次特大洪水的考验。作为全国仅存的一座极具历史价值且仍服务于铁路运输的百年老桥,也是这个段历年防洪工作的重点。
济南工务段对该座百年老桥防洪形势进行充分分析和研判,强化“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工作要求,指派3名安全包保干部重点做好全面的专项检查和日常防洪工作监督指导,及时加强雨中雨后桥梁设备检查整修和水害抢险。为预防汛期黄河流量达到每秒5000立方米限制级别时发生的安全风险问题,对承担维修及养护任务的济南桥梁车间配齐配全各种抢险料具,制定了紧急应对安全措施,将“来大水、防大汛”的准备工作做实。
随着今年汛期的日益临近,他们为检验抢险人员“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应急处置措施,把开展防洪演练和模拟抢险等活动摆上工作日程,有针对性地组织80名度汛抢险职工坚持开展常态化、经常性的河床断面测量及桥墩基础冲刷检测、监视漂浮物流向并疏导下泄、编笼装石防护桥墩等重点项目的演示演练活动,不断提高抢险队员们的安全应急处置及抗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