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周报2013年第16期: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出台
特别话题: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出台。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体现政企分开思路,对原有14项企业职能进行取消。建议关注后续中国铁路总公司“三定”方案,预计最晚将在6月底出台;“三定”方案中提到设立7个地方监管局沿袭了原铁道部安全监管体系,不应解读为路局合并框架;国家铁路局与铁总“三定”方案出台以及人员分流结束后,下一步改革将提上议程,从时间与难易程度来看,价改或将快于重组,建议关注下半年可能出台的客运价格改革。
公路铁路物流: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出台,预计铁路总公司“三定”方案最晚6月底出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提出对免费政策以延长收费年限的方式进行补偿,并明确合理回报将以SHIBOR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行业政策回暖,估值有望修复,推荐宁沪高速(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出台,预计中国铁路总公司“三定”方案也将在6月底前出台。“三定”方案出台、人员分流完成后,将有下一步改革措施出台。从改革次序上,我们认为先价改后重组,建议关注下半年客运价格改革。一季度物流行业增速有所下滑,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回落1.6个点,物流总费用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物流增加值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收入增速低于成本增速显示今年物流行业成本压力与需求不振情况类似于去年,行业整体盈利压力仍然较大。我们推荐盈利能力稳健的建发股份(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与飞力达(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并建议关注怡亚通(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
航运港口:集运提价效果不佳,干散货运输价格指数底部震荡。马士基、中海集运(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等多家班轮公司均宣告5月15日上调南美部分航线的运价500美元/TEU不等;但从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好:易舱网显示大部分报价在1250-1400美元/TEU之间,较上周价格并无明显提升。沿海及远洋干散货运价指数维持底部震荡格局:BDI指数本周累计下跌3.5%,最新秦沪煤炭运价为26.2元/吨,连续下跌2个月。下游需求不足、沿海运力供给过剩致沿海煤炭运价持续处于低位。航运行业处于吸收过剩产能阶段,价格向上弹性不足,我们建议关注业绩稳定增长且股息率高的上港集团(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
公司短期有港口商业提供业绩安全边际,中长期受益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
航空机场:三大航4月份平均客座率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广州72小时过境免签获批。三大航本周公布4月份经营数据,中国国航(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东方航空(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南方航空(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4月RPK分别同比增长9.6%、8.8%和7.0%,增速纷纷回落至单位数;4月客座率分别为81.0%、78.8%和80.0%,客座率较3月份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广州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获国务院批准,6月落地后成为第四个实行该政策的机场。目前已经有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效果而言,将有利于国际中转旅客的增长,为机场商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维持航空“中性”、机场“看好”评级,继续推荐业务量稳定增长、后期资本开始较小的上海机场(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建议关注中国国航。
零售行业A股一季报带来的启示:中国消费现状
零售商收入/利润率疲弱;乳制品/啤酒相对较好
2013年一季度超市和百货店的收入增长疲弱,分别同比增长4%和7%。乳制品和啤酒为亮点,收入增幅接近15%;市场龙头企业的利润率稳健。零售商的营业利润因经营杠杆下降和定价能力疲弱而下滑5%。白电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0%——是表现最强劲的子行业。
龙头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分化显现
我们看到各子行业中都有龙头企业及其追随者增长速度持续分化的迹象。在超市子行业,永辉超市(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的收入继续以15%-20%的速度增长,高于行业均值4%。老凤祥(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的收入增幅也高于同业。面对严峻的环境,行业领先企业青岛啤酒(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收入增长和利润率均十分稳健。总体而言,我们认为若干行业领导者都证明了在当前消费增长缓慢的环境下赢得市场份额的能力。
产能扩张出现放缓迹象
白酒库存在一季度迅速增长,库存周转天数从一年前的400天升至600天以上。我们认为一季度产能扩张的放缓令人鼓舞,固定资产净值的整体折年增速为8%,为2012年增速的一半。
对H股的影响:强力买入蒙牛乳业
一季度业绩印证了上半年国内零售企业盈利前景的艰难。但由于市盈率倍数已接近10倍,我们认为大部分担忧因素已经被计入估值。从我们对行业内企业收入和利润率的比较来看,我们认为蒙牛乳业的布局最具优势。
锂电行业:从Tesla畅销看前景
Tesla汽车畅销带动锂电行业无限的遐想空间:虽然目前电动汽车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销量均处在千辆、万辆级别,但每辆汽车所需电池相当于上万部手机所需电池,一旦电动汽车销量出现上升,“杠杆”效应明显,当全球Tesla或者相同类型的汽车年销量达到40-50万辆时,对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需求将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倍。电动汽车对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带动异常明显,给行业的增长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
Tesla的畅销改变电动汽车发展方向:大容量电池及电池一致性一直以来是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开发的重点,企业普遍采取的方式是大容量、小数目的电池进行管理,而Tesla采用的是小容量、大数目的管理方式,将高达7000枚以上的普通电池进行分类管理的方式实现了电动汽车最好的续航里程,在电池单体容量提升日益困难以及机器也无法完全解决电池一致性的时候,tesla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完全颠覆了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研究的方向,将电源管理系统发挥到极致。
电动汽车销量有望出现质的飞跃:长期以来,企业普遍花大把精力来提升电池的容量及一致性,电源管理相对滞后,随着Tesla采用普通的18650电池制造出优秀的汽车,预计国内企业将会将电源管理研发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旦取得进展,对电池一致性的应用范围放宽,电动汽车的成本也会得以降低,将会带来销量的快速攀升。
电解液企业有望首先从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中受益:虽然国内锂离子电池目前还未被应用于Tesla等汽车,但从电池生产的四种主要材料来看,电解液中价格型电解液处于吞噬国外市场阶段,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态,未来功能型电解液也有望进入Tesla环节,产业转移和市场需求增长双重带动国内电解液出货量的快速增长。负极材料中的人造石墨由于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市场需求将会获得快速的增长;正极材料中Tesla采用的是镍钴铝酸锂,NCA的市场需求也会增长。
风险提示:Tesla出现安全问题,传统电子产品需求市场下滑。
机械行业:中国自动化及机器人(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产业的发展及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