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750公里、贯通大漠戈壁,其中500公里穿越乌兰布和、亚玛雷克、巴丹吉林沙漠、沙地,400公里处于无人区——这就是临策铁路(临河到策克)的艰苦地理环境。有185人的治沙车间,位于临策铁路中段——苏宏图站,这里地处茫茫戈壁,缺少水源,常年大风,主要负责临策铁路全线的治沙工作,沿线共设9个清沙点,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5月9日中国网《因为责任,所以扎根》)
自己确实没有想到,铁路职工的生活和工作会是这么的艰苦。就像张宏杰,常年生活在水资源极度缺乏的沙漠地区,从事着平凡而艰苦的铁路线路维修工作。更没有想到,像是张宏杰们却还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依然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看完张宏杰的报道,我一直在想,假如张宏杰没有在沙漠和狂风中坚守岗位,那么我们这些旅客会安全通过那段铁路吗?回答是否定的,倘若没有他们,沙漠会把铁路给淹没了。我们也就不会快速地通过沙漠。很多的时候,我们享受了铁路的快捷,却忽视了默默工作的他们。
在公路、民航及铁路等运输方式中,我们之所以选择铁路,一方面是由于铁路价格低,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铁路的安全系数较高。我们坐过铁路的人都知道,铁路是一个大系统,更是一部大联动机,其内部有很多的工种。这些个像维修铁路、保养火车头、检查车体、在车站放信号等诸多工作全部安全操作,才得以保证铁路大整体的安全。
自己因为推销水泥,曾经去过很多的地方。有些个地方,都有铁路小站,小养路工区之类的工区。在这个地方,生活着一些铁路人。这些地方的条件确实是十分的艰苦,很少有水,公路交通不便,也少有人家。别说工作,就是生活已经是十分的不便。然,虽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正是一个个普通铁路职工的尽责,让我们安全通行。当我们在火车上安全前行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