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公交票价向来比较高,下面是深圳市民对票价的看法。
市民:
大巴票价问题不少
问题1
外出办事多交通费用高
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家住宝安龙华市场附近,上班地点则在蔡屋围。周一到周五,李先生乘坐大巴上班,票价是5元;由于业务需要,上班后经常要外出办事,主要是依靠大巴往返。他算了一笔账:家里到上班地点公交票价来回10元,书城—工会大厦单程2.5元,书城—金地花园单程4元,红岭中路—梅林阁单程4元,来回光大巴车票最少就要30元以上。而周六、周日和朋友熟人聚会一下,地点在特区内,车票也不会少于20元。按照这个标准,李先生一个月花在交通上的费用至少是800~900元,还不包括偶尔打的的费用。而他一个月的底薪只有800元,即使把一年的业务提成平均摊算,每个月收入顶多3000元,公交费用成了他日常开支的大头。李先生表示,类似他这样的业务员,每月乘坐大巴交通费上千元的不在少数,如果大巴票价降下来,那就觉得轻松多了。
问题 2
深圳通为啥还不能“通深圳”
孙女士每天上下班乘大巴往返,她买过一张“深圳通”卡,但发现不少车都没法用。有一次,孙女士临时去一个单位办事,回来时身上只剩1.5元零钱,而到目的地的大巴车票都要2.5元或3元,车站附近又没有报摊兑换零钱,孙女士只得拿着百元大钞挨个向等车的乘客问询换零钱,自己觉得尴尬不已。孙女士说,目前北京、广州等城市都在推行“公交优先”政策,其优惠政策集中体现在月票、周票公交卡上,优惠折扣最多可达4折,目的是鼓励市民长期使用公交出行。但“深圳通”只有九五折”优惠“,而且连“通行深圳”都做不到,如何给市民带来实惠与方便呢?
问题 3
特区外公交票价贵得合理吗
2006年初,陈先生在特区外买房安了家,但上班地点依然在特区内。于是,每天乘坐大巴上班单程就要花费7元以上,来回至少得15元左右。这还是赶上了车票便宜的那趟车。由于陈先生夫妻俩上班地点都在特区内,这笔钱还得乘以2。与原先在特区内的时候比,交通费明显高了很多。陈先生表示,特区内可用于开发的土地有限,不断向周边区域发展是必然的,公共交通也是城市拓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区外人口众多,如果交通费用高企的话,不利于城市未来的交流与发展。
问题 4
同一目的地,不同大巴收费不一
苏小姐有一份乘大巴办事的清单:从龙华到宝安中心区,坐长10路车,车程40分钟,票价12元;从宝安中心区回龙华坐662路,车程45分钟,票价却是7元;从梅林关坐车到火车站,不同的车票价不同,细细问了一下竟有1.5元、2元、3元、4元多种价格,当然,有的是空调巴,有的是普巴,还有K线快车。苏小姐不解:去同一个地方坐大巴需要分这么多“档次”吗?
深圳公交概况:
目前深圳共有公交线路369条 。现有公交大巴201路,其中深圳特区内有126路,宝安区内有30路,往返宝安区和龙岗 区间有31路;公交小巴239路。 其中,1-99系列是特区内公交集团旗下普通公交路线,由深圳巴士集团及旗下的鹏翔客运行走,100 - 299系列为深圳特区内的专线巴士,由深圳巴士集团及旗下的深展冷巴行走,300系列为来往深圳特区关内外的路线,而400系列为深圳小型巴士 路线,500系列为来往深圳特区关内外的"小巴"路线,600系列为深圳二线宝安区路线,700系列为宝安区小巴线,800系列为龙岗区路线,900系列为龙岗区小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