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民航界专业人士张昭辉昨日发表评论称,若无法合理排除任何疑点,就应认定“炸弹威胁”现实存在,即必须坚持“宁可信其有”原则,某种意义上给航空业带来“安全焦虑”,甚至可能造成“反应过度”。
日吞吐量高达逾千航班的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简称“香港机场”)又是如何应对威胁的呢?据了解,面对“炸弹威胁”,香港机场有一套完整高效的评估反应体系,坚持安全第一、及时全面、科学客观、最低损失、归责到人等评估原则,按照整理资料、记录数据、分析资料、检查现有保安措施、评估威胁并分类、商定应对措施的工作流程,采用非常直观明了和易操作的表单式量化流水作业法,把信息细化为若干可直观输入的基本指标、改良扩展指标和背景资料指标,并将各项指标量化为标准化问题形式。
有业内人士透露,其评估标准有两条:一是威胁的可信度,此为主要标准;二是现有保安措施的可靠度,此为从属标准。通过综合判断威胁信息的可信度,按照可信程度将威胁分为红色(必须采取特定行动)、杏色(加强保安检查)和绿色(现有保安措施足够)3个等级,之后再根据评估结果和等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昨天,香港机场管理局发言人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若香港国际机场接获任何有关炸弹威胁的信息,我们会根据既定程序及时处理,确保机场使用者及人员的安全。”但基于保安理由,该发言人未透露具体处理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