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话题引起了众多媒体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有期待叫好的,有冷静观望的,也有质疑调侃的。其实,作为铁路改革的重头戏之一,现在谈货运组织改革成败,一则为之过早,二则大可不必。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就像品茶一般,需宁心静气,观茶色香味,讲水质茶具,在喝的过程中,细细品味铁路的这杯货运“改革茶”。
众所周知,想要品茶,先要选茶!对铁路货运这杯“改革茶”来说,“茶叶”便是运作机制。说起铁路货运,恐怕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业务办理大厅的一张张运单,装车地点的一节节车皮和货主为了一节车皮而“折腰”的无奈等。这种计划经济下的“先提报、再审批、后运货”的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物流行业的要求,人们需要的是高效办理,快捷运输。如果铁路仍旧抱着计划经济的这块“活化石”,那货运改革无疑是一场空谈,就像用几年前的老茶叶泡茶一样,又有谁会愿意品尝呢?所以,在这次改革中,铁路把以往的“陈茶”换成了以网上受理、“实货制”运输和全程物流服务为重点,对大宗稳定货物以协议运输方式给予运力保障,对其他货物随到随办,敞开受理的“新茶”,这不仅让货运运作模式依照发展形势进行合理完善,更让运作模式更加阳光,更加人性化。
“茶叶”再好也要“好水”来泡。在笔者的概念中,这“水”就是运输市场环境。近年来,我国交通行业不断发展完善,快递公司异军突起,促使运输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铁路的主要竞争对手公路为例,其以灵活机动、迅速便捷的优势,在近十年,取得了128%的高增长率,这让铁路货运望尘莫及。而铁路自我所营造的“慢慢吞吞、不慌不忙”的运输市场环境,让自己与时代环境出现脱节,与形势发展格格不入。试问在这样的“水”中铁路货运又如何能沏泡出一杯好茶呢?所幸的是,铁路部门能清醒认识到这点,在此次改革中,不但注重推出“新茶”,更为自身换上了以铁路货运与物流服务高度融合发展为目标,适应“门到门”运输需求,实行“一口价”和“全程物流”的“好水”,来积极应对运输市场的挑战、摆脱自身的羁绊,继而从根本上改变自身所处的运输环境。
有了好茶叶、好水还不算完,关键是要得到品茶人的认可。对于铁路来说,货主和社会的满意,是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只有货主从心底满意,社会广泛认可,铁路货运改革才算真正成功。
如今,茶已备好,水已沸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即将启动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必会为货主、为社会献上一杯“满意茶”,也将为铁路自身、为大交通格局添上一杯“动力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