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是件利民的好事,改革将促进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局面。
长期以来铁路货运组织实行的都是年度考核机制,而货运市场的各类信息瞬息万变,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实现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呢?五月初,全路货运组织改革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来自铁总的声音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称:货运组织改革的目标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大宗稳定货物,以协议运输为主要形式,加强运力保障,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对其他非协议运输的货物,特别是“白货”,实行敞开受理、随到随运;三是规范服务和收费管理。货运组织改革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从传统思维看,除个别旅游线路外,大部分铁路线的运营都是“以货补客”。
一方面,提价可能会使货主选择其他运输方式,如水运、以及和铁路平行的公路运输,从而让铁路货运丢失部分货源。但另一方面,铁路的基础建设会产生折旧,因其设备点多面广,需要大量资金维护。提高货运价格,可以刺激铁路货运的造血功能,可以帮助铁总缓解投资压力,对于近2.8万亿的债务和成本压力来说,是个利好!铁总下属各路局(公司)的投融资渠道也会逐步向民营资本放开。客观上讲,货运涨价的前提是市场调节,它要求铁路给货主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其经济传导作用还能给GDP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项政策落实到基层货运部门,就要求铁路务必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改变受理方式。简化流程,敞开受理,甚至要求货运业务员上门服务,实行跟踪服务,根据“具体运单”及时调整运力分配,实现内部精细化管理、外部人性化服务,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以煤炭、石油、粮食等为代表的大宗货物运输自不必赘言,因为其具有显著的区域资源优势,所以要维持相对稳定的运价,对于粮农大省、资源大省当继续以协议运输为主要形式,重在加强运力保障,提高服务质量;除此之外,散货、零担、小额运输则不能拘泥于形式,实行敞开受理、随到随运;对于服务、收费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是必须加强的。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任何“吃拿卡要”的行为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改革牵动着全国的铁路系统,这绝非易事。而货主是铁路货运的衣食父母,铁总“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之大,让我们有了依靠。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货源、留住货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铁路的公益和效益,这才是真正的双赢。(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