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站票不能半价吗?

站票不能半价吗?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5-07 18:06:02 火车票预订
不一样的服务,不一样的价格,很简单的常识,改变起来真的就有那么难吗?
  站票不能半价吗?记得铁路部门从前也说过火车票不同于机票,无法实名。可现在实名制不也实行下去了吗?
  火车票实名后,网络购票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也节约了过去常常必须支付的5元钱甚至更多的所谓“手续费”。这说明技术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途径解决。
  有专家说无座票无法半价。半价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好解决。这到底会是什么问题呢?实名制后,对号入座。铁路售票,先卖座位票,再卖无座票。如果座位票空置不卖,无座票持有人当然可以坐下。车票实名制下,这能有什么技术难度呢?
  又有人说,火车票票价构成复杂,半价不可行。这种理由更不能成立。再复杂的票价,也是人们设计的结果。票价形成机制总是人为的,定价决策也总是有迹可寻的。
  基础票价据说是绿皮车的票价。现行火车票票价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查一下公开资料,原来全国铁路客运基价为5.861分/人公里;硬座、软座、硬卧、软卧的席别比价为1∶2.0∶2.2∶3.85;列车空调费为基准票价率的25%,新型空调列车票价最高上浮50%。铁路动车组票价一等坐车基准价为0.3366元/人公里,二等坐车基准价为0.2805元/人公里;可上下浮动10%,取消了“递远递减”的计算办法。高速动车组车票定价京津城际高铁先采取了“试行票价”,“试行一年后由企业自行定价”。随着高铁越来越多,高铁价格形成决策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公开。
  无座票和座位票对乘客所提供的便利完全不同。长期以来,站票持有者忍气吞声,花一样钱,得到的只是更为低劣的服务。从技术上看,无座票价格不一定就是座位票的一半,可以比一半低,也可以比一半高。只有这样,不同票价的差异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火车票票价形成机制应转换思维。机票价格可供借鉴。非春运季节,机票打到二三折,也不是什么新闻。但火车票从未见过如此幅度的打折。原因何在?
  火车票票价问题,所面对的是不同服务完全一样的价格问题。这种制度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与铁路竞争不充分直接相关。铁路竞争不充分,有铁道部门近乎独家经营的因素,也有供给短缺的因素。在供给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在供给严重不足且需求几乎缺乏弹性的背景之中,消费者只能任由“宰割”。特别是,春运期间,能有票回家就不错了。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流动性极大的国家,春运期间以亿为单位的人员流动,实属举世无双。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站票半价免谈,而且火车票不涨价就已是让利于民了。
  票价高低,肯定要综合多种因素。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简单的市场化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涉及公共定价问题。
  公共定价下,成本加成法的运用应该慎重。铁路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自然要考虑,否则铁路正常运行不可持续。火车票定价中,并不是所有的不合理的成本都应该摊入,乘客的承受能力也要考虑。票价决策中,决策者不能只考虑成本因素,因为太高定价会导致乘客不买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乘客的承受能力是怎么测算出来的?一般说来,需要考虑人均可支配收入,考虑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合理的价格经常要通过“试错法”才能得到。实际上,所谓“试错”,就是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与政府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
  低价列车越来越少,中低收入者的选择项越来越少,高铁越来越多。基础票价已经丧失了存在价值。传统定价办法适用性大幅下降。
  不一样的服务,不一样的价格,很简单的常识,改变起来真的就有那么难吗?

上一篇 铁路局长为升官套取4000万国...
下一篇 我在美国的飞行课程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