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是隶属成都市国资委管理的国有大型公益性企业。公司成立于1952年,现有总部职能部门23个,下辖二级企业单位31个,其中:全资企业16个、控股企业4个、参股企业11个。截至2012年12月底,企业注册资本135471.7万元,总资产84.17亿元,净资产29.23亿元,是一个以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客运主业为依托,集市内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汽车修理、汽车租赁、场站建设及管理、公交广告、物资销售、旅游服务、物业管理、驾驶培训为一体,多元化投资,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国有大型公益性公交企业集团,为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发挥着主导作用。
公交集团公司现有员工20967人,人员以公共汽车驾驶员、出租汽车驾驶员和汽车保修人员为主,管理人员1121人(其中:博士生2人、硕士生47人、本科生439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8人、中级职称149人)。在册运营车辆11777辆(其中:公共汽车8915辆、出租汽车2862辆)。经营公交运营线路332条,线路总长度4273公里。拥有各类公交用地1600余亩,在用公交场站75个、占地1626亩。
2012年,我司全年公交车行驶里程3.33亿公里,同比增加13.8%。完成客运总量14.98亿人次,同比增长12.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9.84 %。公交出行分担率26.46%。
60年来,公司曾荣获国家二级企业、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省级先进企业、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团中央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成都市抗震救灾先进党委和成都市工人先锋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成都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等级A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成都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1978—2008)突出贡献企业等数百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及称号。当前,成都公交集团正在以豪迈激情、雄厚实力、为民理念、科学管理、务实作风、先进文化,为推动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方便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出行和促进世界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建设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历年信息化建设概况
1、公交IC卡
2003年12月,城市通卡——公交IC卡正式发行。
2007年6月,成都公交IC卡票制开始调整,每张卡都可以既充月卡又充电子钱包,从而实现“一卡多用”;同时,电子钱包的充值额度调高到了1000元,学生优惠月卡调整为2折,成人优惠卡则增加10元、20元小面值月卡,市民可以选择多种充值方式进行组合消费,出行乘坐公交更加实惠。
2007年12月,我市中心城区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开始申领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公交老年乘车卡。
2008年5月,对乘坐市区公交车辆的IC卡次数消费者实行2小时内免费换乘的优惠,方便了市民出行,受到广大市民和乘客的交口称赞。
2、GPS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调度系统是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包括GPRS和CDMA等)、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公交车辆实时监控和调度。变瞎子调度为聪明调度,实现乘客明白候车、聪明乘车。
我司GPS智能调度管理系统于2008年10月开始建设,2010年5月全面投入使用。系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完成集团公司总部监控中心、四大营运公司监控中心、各场站调度发车及视频监控系统;
完成240余条线路、200多个调度室、35个车队的GPS智能调度系统应用,同时在集团公司总部和各营运公司的相关部门安装应用GPS智能调度系统;
完成集团公司9千多辆公交车载系统的安装调试,实现公交企业对现场车辆在线监控和智能调度;
完成62辆公交生产工程车载系统的安装调试;
完成后台系统建设、完成车辆位置查询系统、完成公交乘车换乘查询系统等相关系统的建设。
项目实施后,随着公交运行效率的提高,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中心城区公交日载客量较2008年增加122万人次,公交分担率从20.7%提高到25%,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同时通过智能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对车辆资源的合理调配及监控,减少了车辆的无效投放里程,每月总里程平均下降140万公里,按每公里5元的成本计算,每月可为我司节约700万,每年可节约成本8400万。
3、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系统
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3G无线网络传输技术、GIS/GPS导航技术、多媒体监控显示技术等,能动态显示各路公交车到站信息,因道路施工、线路调整等原因造成的线路变更信息,天气预报等公众信息。
2009年,我司电子站牌系统(一期)开始建设,成都市主城区共建成500个电子站牌。
2012年,我司电子站牌系统(二期)共建设了600个公交智能电子站牌,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三环内交通密集区域,包含蜀都大道、交大路、羊西线等交通枢纽干道。
电子站牌系统为站台候车的市民提供实时的车辆到站信息、公交线路信息等公告信息,对市民出行线路的选择,客流量的主动疏导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极大方便了乘客了解公交车辆到站和发车情况,实现明白候车,放心候车,聪明候车。
4、公交车载视频监控系统
2009年,我司开始建设公交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共安装公交车辆9千余辆,实现了主城区公交车辆全覆盖。
在公交车上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可充分发挥其事前震慑、事中控制、事后取证的功能,能有效增强公安机关防范处置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精确打击盗抢犯罪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公交管理水平,加强车辆安全管理、规范司乘人员行为、为交通事故及与乘客间的纠纷提供依据,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5、公交车载移动电子抓拍系统
2010年5月,我司开始建设公交车载移动电子抓拍系统,截止2012年年底,共安装650套电子抓拍系统设备。
自2010年公交车载移动抓拍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社会车辆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情况明显减少,据统计,公交车辆在公交专用道上运行速度平均提高9.8%左右,充分发挥了公交专用道对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效率的作用。
目前工作重点
我司目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现有信息化系统,做好快速公交系统配套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工作。
快速公交(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为乘客提供更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务。
2012年底,我司开始实施二环路快速公交(BRT)的建设,计划2013年6月正式运行。二环路快速路全长28.3公里,快速公交系统全线共计28对站台,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平均运营时速25公里,预计日均载客量25万人次。
根据成都市二环路快速公交站点配套设施信息化项目实际需求,在充分考虑成都市快速公交的运行需要的基础上,采用网络、通信、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建设一套技术先进、运行高效、可靠实用的快速公交智能系统。
下一阶段目标
准确把握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实现传统公交向现代公交的转变,实现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继续做好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包括今年上半年内新增建设300套车载移动电子抓拍装置、200套电子站牌系统等;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等新的途径来提升公交管理、服务水平,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管理及线网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2013年4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