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尤其是备春耕的关键期4月中旬,全盟气温比历年同偏低4.1到7.1℃,截至4月23日南部弄去10厘米耕作层地温刚刚攀升到7至8℃,而2012年4月17日扎旗以南就已经稳定通过了8℃,比较而言,今年的春播期将比去年至少偏晚一周以上。
针对这种气候状况,兴安盟气象部门积极应对,以“密切监测,关注天气,强化服务,依托增雨,助推春播”为目标,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为党政部门和农村牧区提供气象服务,一是加强对地温、墒情的滚动监测分析,已经制作春播气象服务产品15期,及时发送各级党政部门。二是广泛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活动,深入农村牧区,采取与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宣传应对低温灾害的防御措施,气象服务和科普宣传有机融合,提升农牧民的防灾意识和能力。三是深化部门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从4月8日开始整合农业部门的监测信息,在兴安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中连续播发当日主体农区10厘米耕作层地温、墒情实况,第一时间把气象信息送到千家万户。四是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气象服务信息的宣传力度,以春季“天气与农事”为主题思想,采取了专题片制作、报纸刊载等形式,提高春播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五是畅通气象信息传输渠道,各旗县市气象局对全盟560个农村气象大喇叭、64块乡镇气象电子显示屏的运行情况进行了障碍排查,确保春播气象信息能够及时发送到基层乡镇村屯,让农村百姓受益。六是做好了人工增雨作业前的设备调试和安全检查,兴安盟行署租用的增雨飞机已经进场,各旗县市局的流动火箭增雨设备已经就位,随时可以进行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助推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