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7点40分,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简称“贵阳机场”)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当G52618贵阳—梧州—珠海的航班缓缓离开机坪,标志着贵阳机场历时两年建成的二号航站楼(T2)全面启用,“美丽空港”的梦想变为现实,贵州民航踏上了“大建设、大跨越、大发展”的新征程。
21日22:00至22日01:35,在机场集团牵头下,国航、天津航空和吉祥航空实施航空器转场,连夜转场4架飞机到T2机位。转场前,机场集团、副总经理陈建英带领部分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检查和指导转场准备工作。陈建英指出,新航站楼启用后,机场运行模式、运行环境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抓紧抓实新航站楼启用后磨合期的完善工作,尽快对新航站楼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完善,要在设施设备、环境美化、服务质量、空防安全、运行模式、强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加以完善,确保新航站楼安全正常运行。
4月16日至21日转场试运行期间,贵阳机场共保障南航航班366架次,进出港旅客43692人次。22日,贵阳机场T2预计航班量253架次,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0人次,高峰时段旅客吞吐量2450人次,同比增幅130%,航班量23架次,同比增幅183%,顺利完成了“安全、顺畅、圆满”和“零差错、零积压、零投诉”的工作目标,在这期间,机场集团领导班子多次到T2,体验、检查转场流程,询问旅客出行感受,提出整改意见等;来自贵阳学院和贵阳机场的160名志愿者甘于奉献,立足岗位,在文明引导、问询服务、交通组织,以及为旅客提供其它协助等40余个岗位上为旅客服务。
图2:贵阳机场二号航站楼出港大厅
转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跨单位跨部门跨岗位的大会战,2013年初,集团公司把T2转场确定为贵阳机场今年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面领导、周密部署、科学指挥,组织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迅速行动,及时协调解决筹备和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全力以赴抓组织抓演练,研究制定了搬迁转场实施方案,理顺管理职责、梳理工作流程,整合各类资源,组织综合演练,并根据演练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对设备、流程、人员及各相关方案进行调整、优化,确保了T2转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从现在到7月底之前,T2将进入转场运行百日磨合期,为了确保磨合期运行顺畅,机场集团会同驻场单位制定了《贵阳机场运行流程与标准》,优化机场生产运行四大流程;加强对各生产系统的现场监控,包括运营管理系统、离港系统、行李分拣系统、安检信息系统、航显广播电视时钟系统、网络系统及电报系统,确保各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生产运行管理、资源分配、信息流转方面发挥运行指挥中心的中枢作用,促进机场运行效能的提升。
4月22日,T2已经全面启用,贵阳机场将伴随着贵州民航事业蓬勃发展的步伐,坚持与时俱进,巩固和发展安全工作成绩,深化改革、投放运力,开辟航线、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助力贵州同步小康,推动着贵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图3:贵阳机场二号航站楼出港大厅旅客排队安检
图4:贵阳机场二号航站楼启用
图5:贵阳机场二号航站楼民族导乘帮助旅客办理自助值机
图6:贵阳机场二号航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