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关注南迁之后的“柳铁片”

关注南迁之后的“柳铁片”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4-22 14:02:46 火车票预订
  长期以来,铁路部门有着自成一体的管理体系,这使得铁路辖区与地方城建相对“独立”。

  然而,双方始终唇齿相依,无法完全割裂。柳州市越来越多的非铁路人走进“柳铁片”,大量铁路家属也融入了“地方”工作生活,寻求发展。“柳铁片”与地方的界线逐渐模糊,管理也变得不再单纯,其中的问题在铁路局南迁之后更加凸显。

  自从柳铁南迁之后,“柳铁片”的管理一直是铁路和地方思考的问题。

  积极纳入地方  “路内”福利不再是铁路人的专享

  学校和医院是铁路部门最早放下的部分。

  早在2004年底,柳州铁路局还未更名南迁,当年就与柳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将柳铁辖区内的所有学校和医院全部移交当地政府。

  2005年,柳铁环卫队划归地方;2010年1月,南宁铁路局又将柳铁辖区内的20条主干道的管理权拿了出来;2012年6月,柳州铁路运输法院检察院移交地方;同年10月,鹅山公园由柳州市园林部门接管。

  至此,南宁铁路局属社会服务的实体单位大部分被剥离了出来,纳入地方管理体系。可以说,“柳铁片”原有的社会职能,不再只是铁路人专享的“路内”福利。

  此外,对于“柳铁片”的居住环境管理,铁路部门设置了专门的维修中心,并且在地方政府机构有“动作”时,派出人员协调配合。

  大鹅山社区属“柳铁片”范围。据该社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社区和铁路方面关系融洽,有关事务的处理较为轻松。比如对小区内大树的修剪,社区只需向铁路有关部门报告一声,就能很快得到处理。这也是铁路部门对该区域管辖的一个缩影。

  今年2月,柳州市副市长崔惠柳率队与宁铁驻柳办事处人员组成检查组,对“柳铁片”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检查。事后的协调会上,铁路方表示,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整改存在的问题。

  改造基础设施  南站路等道路已成为城市主干道

  在铁路部门把“柳铁片”的部分产业管理权交出来之后,地方政府也开始在这片区域打上“烙印”。

  将学校、医院等收编成地方事业单位,对破损严重的主干道进行大修,联合多个部门整顿“柳铁片”的环境卫生……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他们更看重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居民生活舒适度。

  今年3月,柳南区针对“柳铁片”的“三无小区”脏乱差无人管、少人管的现象,动员了社区骨干力量、小区居民和志愿者一起,对“柳铁片”采取集中整治、重点整治和常态管理,该区域“三无小区”脏乱差的情况得到了缓解。

  据柳南区委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称,现在到“柳铁片”做群众工作也有了经验:一是采取“行政”对“行政”的方式,由政府出面找到铁路机构负责人协商和沟通;再者就以“情”来打动居民,工作人员勤下户,多接触说服群众配合社区管理。

  在对“三无小区”的整改工作中,柳南区住建局已经将所辖区域所有的下水盖更换,并对部分道路沙坑情况进行修补,以方便市民出行。

  目前,由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处接管的鹅山路、河西路、南站路和磨滩路等9条道路,部分路段已经成为城市主干道,其余道路进行相应施工和改造后,也能承担起连接主干道分流交通压力的作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路网。

  而柳南区住建局管辖的红桥路、厂一路、鹅岗路等10条主干道,按照柳州市每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目前红桥路、厂一路、厂二路的人行道改造等基础设施也都已经得到完善,其他路面的改造和施工进程也在逐步进行。

  仍有管理真空  管理权限或是有关部门不作为的“挡箭牌”

  大家都有权管,偏偏造成了有问题却无人管的“真空”局面。

  “一遇下雨天,这个铁路涵洞就积水,行人车辆如过水帘洞,向有关部门反映多年,均无后文。”柳州市磨滩村一覃姓居民所说的地点,正是西堤路通往磨滩村的涵洞。

  这个涵洞曾被无数居民投诉,媒体也多次曝光,可问题还是未有处理。对此,铁路和地方各有各的说法。

  就铁路涵洞积水问题来说,柳南区住建局曾多次遭到市民投诉“不作为”。但按铁路的有关规定,铁路涵洞归铁路部门管理,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在铁路管辖范围施工。这条规定不仅让地方政府不敢擅动,同时也成为了他们不去处理的“挡箭牌”。

  铁路部门也有理由:“辖区市政道路已经移交地方,路面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应该由地方解决。”

  此外,地方对于“柳铁片”的“三无小区”管理,也仅限于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并且进度缓慢。

  有人分析认为:可能是投入铁路辖区建设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却没有什么利益可得,导致各部门推诿拖延,不予处理。

  柳南的一名工作人员的说法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关键在于地是铁路的……”

  尽管铁路部门已经交出了“柳铁片”的部分管理权,但土地所有权仍然抓在手里,在“柳铁片”上的任何动静,都得征求“铁老大”的意见。

  由于只是得到部分权限,地方政府也只行使部分责任。

  就拿涵洞积水来说,有积水就意味着排水不畅,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柳铁片”的道路排水系统、地下管道的相关资料多数存在缺失,铁路部门没有提供这些资料,市政部门想要改造路面以下的管道困难重重。

  于是,柳南区住建局只好在此安放抽水机排水,但“规定”又来了:抽水机水管必须达到30米长,否则就会影响铁路运行。这样一来,抽水只能安排专人盯住,一旦碰上人手紧张,抽水机排水的举措也只能时有时无。

  “我们只能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通过政府领导与铁路部门沟通协商解决。”柳南区住建局一名工作人员答复。


  居民开展自治 部分铁路小区自行引进物业公司管理

  不管是谁负责管理,“柳铁片”的居民总归要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面对管理真空,“柳铁片”的居民也没闲着。

  大鹅山社区的居民成立了“特管委”,这是原铁路职工自发成立的管理小组。一方面,特管委负责和铁路有关部门协调;另一方面,社区在开展有关活动时,特管委也会积极动员小区居民参与活动。

  在上游社区,居民则自行引进了物业公司,这也使得该社区由原来的脏乱差,开始渐渐转变为居住环境较好的居民区。

  南环街道东苑社区的东苑小区由于无专门的物业管理,长期以来都是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今年4月,东苑小区居民捐款购买了垃圾桶放在小区内,一举解决了小区垃圾随意丢的问题。

  据统计,“柳铁片”共有铁路小区79个,除开48个“三无小区”,其余部分的铁路小区大多已经引进物业公司,或成立业主自管小组等方式管理小区。多沟通,自管理,常监督,也形成了“自治”的创新管理模式。

  “柳铁”,对于柳州来说,是一个无法抹去的称呼。哪怕是“柳州铁路局”更名为“南宁铁路局”,已经南迁5年多,柳州人仍然把原柳铁辖区叫做“柳铁片”。

  “柳铁片”曾经拥有的福利让不少柳州人艳羡:水电低廉,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齐全,社会福利管理自成体系等等。然而,随着“柳铁”南迁之后,宁铁对柳州老 家伸手难及,原生活区没有物业服务、业主委员会和安防技防,各种管理问题逐渐突出,昔日让柳州人都想挤进来的“柳铁片”生活区,如今正慢慢荒废。

  管理出现真空 没人管、管不了的事还有很多。

  家住磨滩一区9栋1单元的蒙先生曾受房屋墙体渗水的困扰两个月之久,该栋1单元的所有住户均表示家里有渗水的情况。该小区属于铁路住房,然而负责铁路住 房维修的柳州铁路房屋维修服务中心表示,该维修中心只负责维修房屋公共部分出现的问题,例如供水主管道、主排污管,居民家中出现的漏水问题不在维修范围之 内。

  上游路铁路大涵洞于去年11月开放,然而该路段却没有路灯。市民向政府热线反映,负责柳州市路灯照明的城市照明管理处称,此地 并非管辖范围;柳南区住建局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在铁路沿线周边50米内,不允许个人、单位进行施工,包括安装路灯;而宁铁驻柳的数个单位也表示不归他们 负责管理;项目施工方则回应称只负责道路方面的施工建设,方案里没有包含安装路灯。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柳铁片”。

  “柳铁”南迁逾5年

  1953年,柳州铁路局在柳州成立。2007年,铁道部一纸批文,自当年11月16日零时起,柳州铁路局更名南宁铁路局,“柳铁”改姓“宁”,并搬迁至南宁。至此,柳州铁路局在柳州待了54年之久。

  54年积累下的家业不是个小数目。

  从柳州东站到538道场,从柳铁文化宫到西环路,都是柳铁的地盘。这一片占据了柳州西南地区将近1/4的面积,曾居住着6万余铁路职工及其家属,总人口超过20万人。单就柳州市柳南区来说,南站、鹅山、柳石、河西等街道均有大量的铁路职工居住。

  该区域被称为“柳铁片”,在这片区域,供水、供电、排污、市政设施和城建等等设施均为“独立”系统,由铁路部门有关单位管辖,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教学机构、医疗卫生系统、公检法机关等,俨然是“一座城池”。

  可以说,只要进入柳铁片,任何生活上的所需,都能满足,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路内”福利,不需要支付过多的费用。

  “我们铁路人,哪里不如人!”这句话是老柳铁人曾经的口头禅,不少柳州人甚至把婚嫁对象也专门瞄准了“柳铁人”。
  无形的“铁路墙”

  4月15日上午,柳州市永前二区旁的一条通道,卖菜的小贩占满了道路两边,本来就不宽的马路更加拥挤不堪,仅能容一辆小车勉强通过。

  一辆小车要从此处穿过,司机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还使劲按喇叭示意前方行人避让,可还是蹭到了一位买菜的阿婆。小巷拥堵起来,被堵在小车后方的居民开始怨声载道:“路这么窄还要摆摊,怎么没人来管?”

  确实没有人管。

  小巷所在的位置,是永前二区和永前三区之间,这两个小区都是原柳铁的职工房,小巷也属于铁路辖区。按理说,应该由铁路部门负责管理。

  然而,虽然铁路机构繁多,但并没有类似于“城管”的职能部门。勉强能和社会治安搭上边的是铁路公安,可是如果没有触及治安管理法,铁警也“师出无名”。

  地方执法局呢?小巷并不是城市主干道,甚至只能算是一个大小区里的通道,加上“这片是铁路的”这句话,拦住了地方城管的脚步。

  遗留管理问题

  然而,庞大的家业也成了沉重的负担。虽然是国家在背后扶持,但柳铁终究还是一个企业。凭一己之力养这么一大家子着实不易。

  既要发展前方铁路建设又要兼顾后方人员安置,慢慢地,柳铁开始顾不上生活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柳铁片内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临时应对。南迁之后的宁铁精力更加分散,对于曾经的“老家”,索性当上了“甩手掌柜”。

  据柳南区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称,当年“柳铁”南迁,并非一蹴而就,各个机关和部门的搬迁断断续续,直至很长时间才彻底南迁完毕。

  南迁以后,就涉及原来管辖地界的管理问题。据该工作人员称,当年铁路局除了对铁路管辖的司法、学校、医院等部门明确移交柳州市管理外,其他的诸如市政设施、城建等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属谁管理,只按照柳州市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与铁路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对接。

  由于诸多原因,铁路和地方政府对各自责任区域明确划分问题并没有谈妥,所以对城铁结合区的管理上,渐渐也就出现问题了,难以协调性的矛盾也因此展开。
  观念有待更新

  记者在一份2013年4月柳南区铁路片区最新的“三无小区”统计表上看到,柳南 区共有“三无小区”48个,主要集中在南站、鹅山、河西、柳石街道办这几个区域,总住户一共达到了27974户,这些小区几乎没有物业服务,没有业主委员 会,也没有安防技防,脏乱差等问题也就十分严重。

  上游社区现管辖上游一、二、三区以及配电区,这些区域都是铁路职工的住宿区。据上 游社区一名负责人介绍,由于该区域之前一直归铁路方面管辖,在这一片区域,之前由于一直是抱有“铁老大”想法,许多居民思想观念上面并没有打开,所以社区 成立后,群众工作较难得到小区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现在又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小区内出租房的管理,在上游路内,由于一些小区经常将房子出租出去,社区又经常联系不上人,所以经常是出现有事情找不到人的情况。

  现在,铁路小区的居民手中多是一些半产权房,所以小区居民认为,他们对房子只有使用权,对小区内的设施并无权参与管理。如果住建局一旦参与到其中的管 理,就会涉及到土地的归属和房产的归属等管理问题。又由于铁路小区的住房很多年久失修,所以住宿区安全问题上面也是较大问题。

  管理归属不明

  “关键是地是铁路的,供水供电全部独立,而铁路小区的管理也更是如此。”柳南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话语权是掌握在铁路手里,处理许多问题需要他们配合才 行。就拿小区的管理和路面的管理来说,虽然安装路灯等基础设施是比较好的措施,也是利于住在附近居民的好事情,但是却因侵占所有权问题,而闹出了诸多的不 快。

  宁铁驻柳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柳州市区内,宁铁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管辖范围。宁铁驻柳办只是负责协调柳州市想在铁路区域开展 相关工作的情况,主要就是针对在铁路范围开展的各种活动上,传达各种政策,参与各种协调。但具体到如何处理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关系到决策,不是他 们能解决的。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其他信息,需要到南宁铁路局咨询有关情况。
上一篇 四川省委省政府接受东航1000...
下一篇 东航今日4个航班向川渝运送20...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