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高天柱于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工程学院毕业后就职于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Shenzhen Airlines Ltd.,简称“深航”)维修工程部。曾在定检、航线、维修控制中心和工程技术室等岗位工作过的他目前是一名系统工程师。
高天柱同志自加入深航机务团队后,抱着对飞机维修工作的热情,踏实学习,勤奋工作,在平时工作中严以律己,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他不仅注重平时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也十分重视学习专业知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由于这种持之以恒的积累,他的业务知识水平日渐提升,因此也成为工程技术室全体成员学习的榜样。
深化项目工作,加强成本控制
空中客车A320飞机电瓶维修间隔很短,仅有600飞行小时,要求每隔2个月从飞机拆下电瓶送车间修理。2012年7月,高天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记得厂家的服务信函提到,如果每次电瓶维修时蒸馏水的添加量满足条件,可以延长维修间隔。他组织成立了包括工程、附件、PPC(生产计划)和航材的电瓶维修间隔延长项目小组。组织大家到车间收集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开会讨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向可靠性委员会报批、修改维修方案、制定过渡方案、修改工卡、实施持续监控,使得新的方案得到有效的闭环控制。该项目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约180万人民币,同时减少了生产一线的工作压力,降低了更换电瓶带来的衍生风险。
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是在项目过程中,在确保飞机适航安全的前提下,高天柱都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为己任,仅2011年4架波音737-300飞机处置项目就为公司节约11万美金。
繁多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应对
在肩负诸多项目工作的同时,高天柱对本职工作没有丝毫懈怠。高天柱在机电组中负责飞行控制和电源2个重要章节。在飞机故障需要支援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提供帮助和指导。
作为DMDOR(改装设计委任单位代表)的工程委任代表,高天柱代表局方为公司审批了一批自行设计的非重要改装,有效节约了改装的报批时间,也提升了公司的工程管理能力。
每年度的MEL(最低设备清单)评审、修订工作繁杂、琐碎,但作为公司MEL评审专家,高天柱在MEL修订和评审工作中总是细致地评估每一条MEL条款,为MEL的年度修订工作做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培训教员,高天柱也积极地参与各类培训的授课,得到培训单位的好评。
业绩非凡,敢为人先
15年来,高天柱一直从事飞机维修的生产、控制、定标和支援等工作,他以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一直保持着零差错的记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高天柱和发动机工程师一起完成波音737-300发动机点火电路改装设计,成为深航第一个获批的重要改装。高天柱针对B737翼身过热故障高发的问题,分析导致报警的原因,并制定合理间隔的有效措施。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解决了该章节多年来的技术难题。为提高机队的可靠性和航班正常率做出重大贡献。
2012年5月,高天柱接到一起安定面马达线束磨损的报告,他凭借对安全工作的敏感性,主动下指令普查机队。果然,在其它9架飞机上发现了同样的损伤,消除了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严重安全隐患。事后,高天柱收集所有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包括修改手册、工卡,下发技术通告等)措施,有效避免了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11月,某飞机在执行和CAD相关的空中娱乐系统电源关断改装时,发现前乘务员面板IFE灯测试不能通过。经研究发现其原因是深航机队未执行SB737-24-1159改装。高天柱分析研究了相关改装的内容,认为它并不是必要的。于是,他向波音提出了不执行该改装而执行CAD的建议,该建议得到波音的认可,波音承诺在下次改版SB时体现该信息。此建议为公司节约了执行SB737-24-1159改装的成本。
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充实自我
高天柱深深懂得技术对机务人的重要性。他不仅努力培养优秀的维修作风,在专业方面也一直刻苦磨练,潜心钻研,先后在《航空维修与工程》等省部级行业内刊物上发表4篇论文。他在自己不断学习钻研的同时,作为老同志,也带动督促科室其他工程师学习,和他们分享交流经验,在科室中形成一个自觉学习、崇尚技术、注重能力的良好学习氛围。
高天柱已在飞机维修事业上辛勤耕耘15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为深航无私奉献。他有一个朴实的信念:作为一名机务工程师,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细致、扎实的工作保障飞机的安全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