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从13日开始,东莞PM2.5连续持续超标,空气质量状况连续2天达到中度污染以上,与此前阴雨天的空气质量形成强烈反差。昨日,东莞再次迎来阴雨天,空气污染状况有所好转。市环保局解释表示,造成连日来空气质量过山车式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象因素,预计今后数天,随着降雨持续,市内空气质量继续有所改善。
前一段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气曾一度让东莞的空气质量明显提升,甚至一直出现空气质量为“优”的良好现象。可自从上周末雨后转晴后,东莞的空气质量突然变脸,多个空气监测站点均测得高数值。
15日上午8时至9时,全市所有空气监测站录得AQI平均数值高达271,这也是今年以来东莞录得的最高AQI小时浓度值。此后的16日,全市平均AQI指数达到193,已接近重度污染,直至中午时刻,灰霾依旧笼罩整个东莞市区,不少路人均戴上口罩出行。17日,随着雨水再度抵莞,全市平均AOI指数降至104,虽仍旧属于轻度污染,但空气污染情况明显有所好转。
对于空气质量一周内接连大变脸的情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解释称,雨水天气能为大气颗粒物带来非常好的一个清除作用,当降雨达到一定强度时,降雨前大气层内积累的污染物质,随着雨水的冲刷,浓度会有明显的下降。
“但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城市机动车、工厂等污染源的排放是持续的。”,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称,大雨过后,如果出现不利的天气形势,如14日、15日这两天随着降雨的结束,东莞市逐渐转为高压系统控制,出现气温快速回暖、多云天气,深厚的云层像个盖子一样笼罩在东莞市上空,污染物混合高度低,“盖子”下面又是静小风控制,非常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容易出现灰霾天气。与此同时,日间太阳辐射较强,大气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反应加强,生成了大量臭氧,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表示,从昨日开始,受南支槽和偏南气流影响,东莞市又将转有雨天气,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依据空气质量对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空气质量接下来将会有所改善。据介绍,目前,环保部门正在酝酿出台一份重度污染天气预案,计划为市民提供在重度污染天气条件下的相关出行建议和防范措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