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专家分析称国有铁路一家垄断的局面将持续,其援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所列明2013年至2017年铁路系统改革的实施计划,仅有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一项……有人担心:送走“铁老大”迎来“铁总裁”,铁道部的撤并到此为止,这“半步改革”算什么?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呢?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简政放权“大包干”、90年代的“资产经营责任制”,到本世纪的网运分离、主辅分离、撤销铁路分局,我国铁路曾数次高举改革大旗,但垄断未消、全行业亏损多年、服务质量不高,使得改革成果不突出,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所以依旧认为这次的改革和过去一样,是“换汤不换药”。事实上,这些现象与我国的改革实践有很大关系,总是先从一些好改的、容易改的做起,把难改的、风险大的留在后面,待时机成熟再改。这种探索务实的改革思想在带来红利的同时也暗示了改革后期会愈来愈艰难。加之在改革中有很多既得利益者滋生,使得很多问题被积累下来,改革徘徊在“深水区”迟迟无法走出,找不到正确航向。然而这些也充分说明:改革一旦突破了原来的桎梏,就会迎来一片新天地。对于铁路改革而言,这个桎梏就是政企不分的制度障碍。如今,一举撤销铁道部,成立铁路总公司,由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依法对总公司进行行业监管,可谓是理清了铁路与国家的关系,冲破了改革的桎梏,让“政的归政,企的归企”,扫清了改革道路上的制度障碍。从这个角度上说,铁路改革并非止于半步,而是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踏上政企分开的正途。
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走?国外铁路改革虽有很多经验可考,但那多数是在路网基本形成、能力相对过剩、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我国铁路从总体上还处于持续发展、体制转换的阶段,铁路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如何顺应改革潮流,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改变行业经济前景……这些未知挑战决定了铁路在政企分开后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具体怎么走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只能慢慢来试,大胆推进。
总之,铁路改革并非止于半步,我们期待铁路部门在这绝佳的改革时机中释放出强大动力,通过科学设计的改革方案和细心操作的改革的动作,继续带给百姓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