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铁道部政企分开的消息,携程旅游网推出一款名为“铁保行”的产品,该产品含高铁动车票和交通意外保险。此次携程的试水,引起了业界关于“放宽火车票分销资质”的大讨论。于此同时,代购须“被保险”20元引发热议,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和企业甄选机制,莫让网络代购“捆绑”了消费者权益。
电商的“代购情结”源于代购市场足够的利润空。对其来说,铁道部12306订票网站惊人的点击量是一剂致命的毒药,春运期间,该网站日点击率曾经高达15亿次。疯狂的访问量潜藏着庞大的商机,一方面网站可依靠投放广告收益,这点,网友可以再在携程网订票页上看到。一方面火车票代购可以增加网站知名度,稳定的客源益及自身的长远发展。 当然通过提高票面价额带来的直接收益则更具吸引力,笔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 3月 12日仅上海铁路局一天的旅客发送量已近90万人,春运期间,铁路12306购票网站曾创下1小时最高售30万张票,一天售出265.2万张的记录!面对如此可观的利润,电商们当然想来分一杯羹。
市场经济学指出,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在于市场发展初期片面追求短期利益。没有监管的网络代购极可能危害市场秩序,使旅客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商业网站推出的代购火车票业务,基本上都是从线下的火车票点购买,再转手卖给消费者。而火车票的票价是由铁道部统一定价的,所以商业网站无法从代购中获利,只能在配送、保险、广告等环节做文章。第一,电商拥有最终解释权。没有可行的行业规范,消费者权益难得到有效保障,在交易过程出现纠纷时,很容易吃亏。第二,网络诈骗。撤部消息一出,携程、114票务网、京东商城等电商第一时间进驻网络代购市场,没有相关从业资格审核和甄选制度,业内电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容易被网络骗子钻了空子。第三,有碍购票公平性。网络代购电商购票效率高,这点类似抢票插件,然而相比购票插件,网络代购背后拥有更大的利益推手,促使其广泛拓展购票渠道、发展下线站点,产生垄断“黄牛”,进而使消费者在官网购票难度加大,有碍公平性。
当然,随着铁路行业市场化,网络代购产业必将兴起。购票程序简化、体验更加人性化、折扣票、搭送优惠券等,火车票慢慢将承载更多商业元素,但这一切需要有效的市场监管和一定的准入机制来保障,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办法,确保火车票网上代购业务在保证电商利益和民众便捷购票的前提下健康发展。同时希望市场化的铁路企业能够专注于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彻底解决“一票难求”怪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