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铁道部实行政企分离改革、2.66万亿债务“软着陆”的消息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管理层关于“国家对铁道部原来贷款或债券等各项支持措施和支持政策不变”的表态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预计后续铁道债的利差仍将进一步下行。
两会期间,铁道部的何去何从成了国民的一大看点。人们都在观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个堡垒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
正像新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所说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铁路要实现科学化发展,改革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应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4年以来,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承载着国家所赋予的社会公益性责任,尤其是每年春运,铁路都要使劲浑身解数,为亿万旅客和货物的安全运输上演一场“乾坤大挪移”,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六次大提速,如今的铁路在全国已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大格局,国产普速客车最高时速每小时达到160公里,动车组最高时速每小时降至250公里,朝发夕至、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梦想在铁路一次次的改革中得以实现,为旅客出行提供了安全快捷的“快车道”。
政企合一的铁路体制一直是铁路发展的“绊脚石”,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彻底实现改革的一个“王国”。政府的职能,加上企业的职能,使铁路在发展路途中相互制肘,变得“四不像”起来。即便是这次两会撤销铁道部,今后的铁路依然分为交通运输部、交通部下属的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三个系统,政府职能依然和铁路总公司的市场运作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迈出了撤销铁道部这样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破釜沉舟的勇气值得嘉许。
事实证明,改革是铁路发展的最大红利。环顾世界铁路,最为成功的铁路改革当属美国和日本。美国铁路在早已完成政企分离的情况下,完成路网分离改革用了2年,对铁路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整合用了4年时间,其后又通过若干年才完成彻底放松管制。而邻国日本的铁路改革将国铁拆分并实现上市,用了6年多的时间。参照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按照一定比例吸引民营企业投资铁路,选取盈利性较强的高铁线路等优质资产上市融资,这些做法都可以进行尝试。因为,铁路改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改善铁路职工的居住环境,提高铁路职工的收入水平,相信铁路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