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火车票市场化定价应有涨有跌

火车票市场化定价应有涨有跌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3-13 11:23:34 火车票预订

   火车票市场化定价应有涨有跌

       3月10日,第六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铁道部被撤销。当天,铁道部部长***表示,铁道部虽然将被撤销,但铁路200万职工不存在安置问题,也不会裁员,铁路票价一直偏低,今后要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来定票价。

  “末任铁道部长”***的观点并没错,时下火车票价确实偏低,如未来走市场化定价的话,涨价当属大概率事件。当然,火车票涨价虽有市场规律为依据,但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涨价,还需要根据其公益属性而定。何况,即便火车票调价,也不可能全面普涨,而应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有涨有跌才对。否则,一味走涨价路线,而漠视市场竞争规则,那就是垄断格局下的伪市场。

  显然,市场化定价将是未来火车票调价的理由,否则,产品价格不能自主调整,市场化经营也就无从谈起。当然,需要看到的是,铁路行业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加上政府对保障民生交通需求的考虑,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火车票价格的调整范围,使其不会太离谱。而在铁路尚未完全放开行业进入门槛,仍处于垄断格局之下时,此举也是一种次优选择,以最大限度弥合铁路与民众之间的分歧。

        此次铁道部改革走的是政企分开的模式,相对而言比较合理,也是符合社会预期的方案。改革给了铁路行业市场化经营的机会,意味着未来的中铁总公司将遵照市场竞争规则经营,在人事管理、产品定价、企业经营等方面,均要走市场化道路。而市场化定价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就是供需关系,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以获得合理的利润。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虽然中铁仍要垄断铁路行业一段时间,但其市场化经营要面对公路、民航、水运等竞争,就不得不用市场化价格来应对,以提高经营效率,确保企业赢利。可见,市场化改革压力可以督促中铁提升整体效率,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份额和利润。

  比如,高铁、动车、旅游专列、商务专列等高端定位的班次,票价就应随市场而波动,乘客少就多打折,乘客多就涨点价,以自动调节供需。而绿皮车、普通空调车等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班次,则应遵循民生保障优先,走廉价路线,票价也应暂时采取行政定价,并公开定价依据和组成部分。至于货运本就赢利,只要保持相对竞争优势,涨价也未尝不可。

  如果不改革的话,现有的巨大债务,铁路根本无力偿还,仍然要由财政埋单。市场化改革给了铁路合理利用资源、提升经营效率、实现总体扭亏为盈的机会。当然,火车票调价只是中铁甩掉亏损帽子的一种方法,其他还有挖潜增效、压缩管理成本、控制项目费用等手段,也都是应该考虑的。

上一篇 火车票价“市场化”需先有个过渡期
下一篇 地震如何自救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