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同志,你不仅要自己当好动车医生,而且要把探伤‘五字法’推广,保证我们的动车组绝对安全。”近日,在成都东动车所DJ3线1列位正在探伤作业的CRH1029A动车组06车旁,铁道部部长***的亲切勉励让全路技术能手雷立激动不已,她点点头,牢记部长的叮嘱,又迅速的投入到1位空心轴探伤工作中……
人品促精品
轮轴探伤是车辆安全的重中之重,质量精准到毫米,任何细如发丝的裂纹都有可能引发车毁人亡的悲剧。
1990年,从农村轮换来到铁路的雷立,还有几分羞涩和内向,分配到成都车辆段轮对探伤组担当探伤工。很快,这个农村女孩给师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不但勤奋肯学,有问题总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而且性格质朴、沉着细腻,都认为她是探伤工难得的好苗子。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雷立很快就喜欢上了探伤工作,从对探伤工作的一无所知逐步熟悉和掌握了超声波探伤和磁粉探伤技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了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各个等级的探伤技术资格证书,并在1995年光荣入党,成为了独挡一面的探伤行家里手。
入党后,雷立更把探伤作为一份责任和追求。她常说,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自己的岗位上,就是产品必须如人品,产品必须是精品。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发现重大裂纹缺陷,在比赛中,她一次又一次摘金夺银,成为了全局的技术标杆、全路的技术能手。在长期的探伤实践中,她还认真探索总结探伤的工艺和方法,“裂有长短,孔是一点,杂波乱动,透锈一片”十六个字探伤法至今仍是客车轮对探伤判断故障的法宝。而她针对带制动闸盘轮对探伤中的轮座探伤盲区,研发的短前沿K值探头完全符合生产需要,填补了全路探伤工艺的一项空白。
2009年,成都车辆段开始筹备开行动车的工作,事关动车组安全运行的轮轴探伤工作也是一个空白,雷立以其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技术被确定为第一人选。到动车工作,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面对西南高铁发展的招唤,已是普速客车探伤领军人物的雷立毅然离开了心爱的普速车探伤岗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动车组工作中。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责任,面对从传统的手工探伤示波分析到现代的自动探伤电脑分析的技术跨越,雷立虚心从头学起,在全段最先取得了动车组空心轴探伤资格等证书。为了解掌握动车组技术、更好的开展探伤工作,她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参加动车机械师取证培训,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理论和实做考核,年已40岁的雷立成为了成都东动车所取证年龄最大的女机械师。在新的探伤岗位上,雷立把普速客车积累的经验和好的传统带到了动车探伤中,根据动车空心轴探伤生产工艺水平和生产流程的要求,创立了“校、洁、全、比、验”动车组五字探伤工作法。校,每天工作前按工艺标准调试7个探头,确保将试验样轴上13个缺陷全部检测出,保证设备状态良好;洁,探伤前仔细清洁轴内壁清洁情况,保证探头所到处内孔壁无油迹、污物、锈迹、异物等,防止损伤探头或影响检测结果;全,探伤过程全程盯控,确保没有遗漏探伤面;比,发现有疑似缺陷显示,按标准从波型、波幅、灵敏度等逐一对比;验,完工后的再次校验设备,要求波幅、灵敏度都要达到工艺要求,并且一次通过,否则当天探伤的轮对必须全部返工重探。“五字作业法”实现了安全风险超前防范、探伤过程全面受控,产品质量无缺陷、零故障,100%可靠,“雷立探伤岗五字作业法”被确定为全路的创先争优示范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