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调车员 “组装”火车的精灵

调车员 “组装”火车的精灵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1-30 10:00:44 火车票预订

“新春复始。记者在春运的第一线,感受着节前的喜庆,体验着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的奉献。喜庆的氛围中,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从今天起,本报持续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力图通过记者在基层的点滴体会,呈现出处在新起点的北京的点滴变化。”

  昨天,2013年铁路春运进入第四天。北京西站将开行临客列车19对,站台上满载旅客的列车来了又走,川流不息。9点,已经在西站技整厂检修完毕的1955次临客列车缓缓向北京西站驶来。牵引机车闪烁起明亮的大灯,带着18辆编组列车进站了。在牵引机车外的踏板上,一个大眼睛、帅气的小伙子一直站在寒风中,守护着整列车安全抵达。他就是一年四季工作在室外,被称为“组装”火车精灵的调车员。昨天,记者在北京铁路最繁忙的春运,走进调车员的生活,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

  什么是调车员?让车辆有目的移动的调动者。他们永远工作在铁路线的背后,但他们的工作至关重要。列车开进了火车站,要去检修厂检修,要到整备库里打扫卫生,临客列车开行前,需要按照指定编组进行从新排列组装……这些都是调车员的工作。工作的特殊性,让调车员们注定只能始终坚守在室外,车厢间的钩当子里是他们工作的一线。

  北京西站运管车间里就有这么一群小伙子,他们白天黑夜守候在列车旁。挂钩、甩钩、编组车辆是他们每天的工作。特别是在春运期间,由于列车加开临客数量多,调车员只要一上岗,除了中午20分钟的吃饭时间基本就回不了屋。

  昨天上午9点,记者见到北京西站运管车间丙班二调组调车员刘舸时吓了一跳,外面飘着小雪花,刘舸却连件厚实的大衣都没穿,一身紧身的藏蓝色棉服,一条黑色的围巾,一顶雷锋帽就是他作业的全部行头。“没事,我们都习惯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不能穿大衣,必须紧身利落才能干活儿。”

  9点,开往汉口的1955次列车由刘舸护送开进了站台,列车停稳后他熟练地从牵引机车上跳下来,一下就钻进了车头和车厢的链接部位的下面,摘掉风管、甩钩。刘舸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车头和车厢分开,摘掉挂钩的机车又迅速开到另一条股道准备将停靠在那里的T27次列车顶送回整备车间。这时,刚刚进行完甩钩作业的刘舸也已经赶到了T27次的站台。

  9点35分,机车和车厢准备连为一体。刘舸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两个挂钩,只听啪啦一声,钩锁销掉了下来,车头和车厢紧紧地咬在了一起,为了验证是否挂钩,在刘舸的指挥下车头又使劲向前拽了拽。挂钩结束,他又像甩钩时一样,再次蹲下身将风管接上。“你知道了吧,我们都是些钻下爬上的活儿,穿了大衣根本下不去。”

  刘舸说,从库里一进一出,至少要40多分钟,即便天气再冷他们都要站在车厢外检查。说调车员是个危险工种,也是因为他们每天都要从火车上跳上跳下,钻车底,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人员的受伤。

  除了摘挂列车,调车员还有一项辛苦的工作就是按照要求“组装”列车。春运大量临客开行,这些临客列车来自不同的铁路局,刘舸他们在车库中就要像插插片一样,把散落在不同股道内的车厢连接在一起。繁琐地挂车厢,需要他们的耐心和过硬的技术。在夜晚,车库中的铁轨上,总会看到一群不停地爬上跳下,活跃在车厢边的精灵。图示/张坤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八年无怨无悔地守护

  对话人:北京西站运管车间丙班二调组刘舸

  记者:调车员这个工种你干了多少年?

  刘舸:我今年30岁,干调车员已经8年了。在车站过了3个整宿的大年三十,春节忙我们都习惯了。

  记者:你们最怕什么天气?

  刘舸:春秋天就是我们的黄金季节。最怕夏天和冬天。冬天,手脚被冻得经常麻木,喝着西北风出发的日子,我们也是数着指头算啊。夏天就怕下大雨,雨水打在脸上睁不开眼,可我们的工作就靠这双眼。

  记者:春运期间,你们的工作量会增加多少?

  刘舸:平时我们每天的工作量是摘挂十几趟列车,春运,每天的工作量起码在30多趟列车。忙的时候,我们早上7点出屋,下午两三点才能回屋吃饭。20分钟后,再出来接着干。

2013年春运 www.chunyun.cn

上一篇 实名制下黄牛党倒票手法调查:不...
下一篇 为一张软卧劈腿的前女友...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