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龙烟铁路、潮水机场等一批交通项目的顺利推进,酝酿已超过20年的渤海跨海通道建设备受关注。昨日,在省十二届人代会一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渤海跨海通道成为烟台代表团讨论的热点。在讨论过程中,熟悉项目进展的代表也按捺不住期待和兴奋的心情,“爆料”了项目的一些最新进展。
“全铁路隧道”方案更受青睐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就快通车了、龙烟铁路也即将动工,从1992年就开始探讨的渤海跨海通道情况如何了,我们是不是要建议有关方面加速推进。”在昨日的讨论中,向来心直口快的省人大代表王全杰一发言,就引起了代表的热议。
渤海跨海通道为连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构建了一条捷径,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减少近1500公里的绕行,更将大幅提高烟台交通地位,代表们无一不希望项目尽快推进。正在此时,省人大代表、蓬莱市长孙业宝透露了一个让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渤海跨海通道的南段起点就在蓬莱,所以我一直很关心项目的进展情况。据我所知,在隧道、跨海大桥、南桥北隧等诸多方案中,全铁路隧道的方案最受专家青睐。”
孙业宝介绍说,跨海大桥的通行容易受到雨雪、大风天气影响,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如果从蓬莱修建一条隧道直接通到大连旅顺,则可以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不过整个通道长达160多公里,汽车在长距离行驶中可能造成隧道尾气浓度过高,不利于人员健康和行驶安全,而且铁路、公路两用隧道的建设成本也过高。
“因此,全铁路隧道的建设方案更可行,跨海通道的通行方式很可能是‘火车拉着汽车’走。”孙业宝表示,如果采用这种方案,小型汽车将直接放在火车车厢顶部托运,大型货车则可以用车皮直接拉着走。与汽车直接走公路相比,这样安全、快捷还环保。
项目投资预计约2000亿
根据预测,整个渤海跨海通道的预算在2000亿左右,耗资将超过三峡工程。对于项目资金的来源,王全杰建议,由国家出资一部分,山东、辽宁两省各拿一部分,再从银行贷款一部分,以及吸引部分民间投资。而这种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在很多大型基础项目建设中已经成功运用。
尽管耗资巨大,但投资回报前景仍非常可观。孙业宝认为,通道建成后车辆的通行费,是项目的最直接收益。除此之外,跨海通道的通车还将大幅降低华东、东北地区的运输和旅行时间,减少了火车、汽车的能源消耗,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预计整个投资可在10年—20年收回。
课题研究今年将出阶段性成果
讨论间隙,YMG记者联系了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院副院长、蓝色经济(烟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良忠,他长期担任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表示,受省发改委、省蓝办委托,课题组目前正在就通道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着手研究,今年将出阶段性成果。
刘良忠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国内有多个研究团队来烟开展调研。2012年7月,中国工程院组成团队,从大连到烟台,一路开展实地调研。
“不仅是烟台、山东关注‘大通道’建设,辽宁方面也在大力推动,辽宁省交通厅已经组成专门团队,并开始进行实质性研究。”刘良忠表示,该项目已被纳入山东、辽宁两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山东省要求“积极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论证”,辽宁省则明确提出“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互动发展,积极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课题组还将成立两个单独研究机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规划研究中心和蓝色经济(烟台)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就通道建设进行研究。”刘良忠说,经过课题组20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相继出版了300余万字的研究专著。
此外,原定去年举行的20周年课题讨论活动,也将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在烟台举行。届时社会各界将齐聚烟台,共同碰撞通道建设的各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