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因冲击力太大,该卧铺车司机当场死亡。
4个湖泊旁 易产生浓雾
昨日中午12时,在鄂州市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卧铺车上的多名伤者,他们多为头外伤及骨折。据介绍,前晚8时许,该卧铺车从宁波出发,开往恩施,车上乘客多是在宁波打工的恩施人。记者现场统计,卧铺车上受伤人员共25人,包括一名副班司机。因多名受伤乘客身上没有带现金,医院先为他们办理了住院手续,等待事故车所属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场缴费。
在该院神经外科部,记者见到了卧铺车所属公司一靳姓工作人员。记者从靳师傅口中证实,卧铺车为恩施州交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车辆,受伤致死的卧铺车司机姓卢(音)。
随后,记者从武黄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了解到,事故发生路段周围有4个湖泊,容易起浓雾,特别是早晨6时-8时,温差比较大,很容易产生团雾。昨日7时30分,值班民警路过事发路段时,都没有起雾;而7时40分左右,车祸就发生了。“团雾来得非常快,防不胜防。”民警提醒:秋冬季节,特别是最近阶段,高速上行车,一定要注意团雾。
为什么又是武黄高速?!
5天前,因为一起小车祸,武黄高速堵了5小时;5天后,武黄高速又发连撞车祸,一堵又是5小时。
为什么又是武黄高速呢?因为这条路上车辆太多了,车流量大的时候,比武汉城区的车流量还大——武黄高速已经不堪重负了!
春运期间,为了应对武黄高速的超负荷运行,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调来大量警力,每5公里有一台巡逻车辆和2名以上民警。但这些举措,依然无法阻止车祸的发生。交警呼吁,武黄高速必须有效分流!
然而,一条本应该帮助减负的高速公路,却迟迟没有起到分流作用。这条高速就是去年底开通的武鄂高速。早在1月24日,本报的报道就分析了其中原因——收费过高、限速不合理。后记者又就此问题采访了武鄂高速公路工作人员和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相关人士,他们均表示,这是按规定在执行。至于按哪个部门的规定,为什么是这样的规定?他们便不再解释。
一条高速公路,除了收费外,还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专家称,对武黄高速的遭遇,武鄂高速不应该无动于衷,而应该适当调整收费政策,科学限制车速,引导车辆通行,为武黄高速分流。
其实,如果收费低一点、车流量大一点,总收入还是会增多,对经营者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相关链接
团雾——“高速路杀手”
“团雾”,本质上也是雾,是指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雾中雾”,而且是种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一般而言,大的团雾覆盖面积长约五公里,小的团雾仅有一公里。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因为难以预测预报、区域性强,很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故被称为“高速路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