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高达30几亿人次的人口流动,相当于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的集体旅行,每年春节前后,春运都成为一件让人头痛的大问题,百姓为难的抱怨声更是此起彼伏。
在各种抱怨声中,因春运买不到回家过年车票的呼声尤为强烈,今年的春运还未正式到来,就有一系列有关铁路的争议,从“火车票降价2%”到“站票该不该半价”、“代售点不能收学生票手续费”、“京广高铁高价火车票”以及“抢票软件能否使用”、“春运火车票不好买”,总之都是围绕春运火车票来说的。
据了解,2013年的春运,全国预计客运量是34亿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是2.2亿人次,同比增加993万人次,增长4.6%,日均561万人次,高峰日将达700万人次左右。听到这么多的数字,我们能感受到铁路部门今年春运面临的巨大压力。
有人说春运火车票不好买,有人说春运火车票价格高,“不好买”的声音还是占少数,近两年铁路售票方式的改变我们旅客还是最大的受益者,从原来彻夜排队到现在坐在炕头轻松购票,从原来4个时间节点放票改为10个时间节点,让没买到车票的旅客还有更多的希望买到自己需要的火车票,而且取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也是动态调整的,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购票。再者说,火车票价格真的高吗?如果真的高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旅客在春运时涌向铁路,就不会造成如今春运难的形势了。
春运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归根到底是铁路运能的不足,面对刚性的需求,瞬间客流的暴增,供需关系存在着极大的矛盾,短期内让铁路部门毫无上限的加快列车扩大运能,这样既不现实也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所以铁路只能以能力定运量。但是,春运并不是铁路一家系统独自包揽,更需要多部门联合协作,共同解决春运难的问题。
相反,对于公众针对铁路发出的“抱怨”未必是对铁路的指责,更是对铁路寄予的希望和百姓对铁路认可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它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承载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安全运送旅客的使命。铁路长期实行公益性低运价政策,基本运价18年没有调整,还是每人公里5分8厘6。每年春运,公路、民航都因为客流的增加而浮动票价,唯独没有涨价的就是铁路。想必大家都记得,曾经有一年春节前三天20多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广东铁路旅客列车严重超员,而公路汽车因为票价上涨而坐不满旅客。很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呼吁铁路应该春运票价浮动,运用价格机制调节供求矛盾。但是铁路并没有这么做。它是为大多数群体服务,保证农民工、学生等低收入人群能够回上家。
这种低运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客流向铁路集中,所以才有更多的人因为廉价的火车票不好买而“抱怨”,这种“抱怨”更能说明百姓对铁路的认可,因为大家选择你,才可能对你去评判,而不是去选择高价的长途汽车票和高昂的飞机票。
接受百姓的评价和指责,才有发展和前进的方向。铁路近年来的变化真的是太多了,购票难,他们推出了电话和网络购票;运力不足,他们尽最大能力,停开货运、加开临时客运列车;服务不好,他们提供了“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设施落后,他们对老站进行翻新,建立新的高铁车站,淘汰落后的“绿皮车”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的“和谐号”高铁列车。如此大的投资之下,铁路没有“趁火打劫”,没有在春运的时候向百姓多要一分钱。
解决春运这一难题,一方面需要加快铁路发展,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铁路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2.2亿的运能来满足34亿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这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春运任务,让百姓安心的踏上回乡的旅途。(作者系评论员 杨帆)
2013年春运 www.chunyu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