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王伟,锡林浩特工务段锡林浩特线路车间主任,共产党员。自2002年参加工作的十年来,王伟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车间带头人,并荣获火车头奖章,靠的就是不怕吃苦的韧劲儿和勤奋好学的执着劲儿。
30岁刚出头的王伟说起话来就如他敦实的身材一样有力实在:“每当看到平整的线路和工友们开心的笑容,我就感到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
王伟口中的苦点累点,是十年来他工作与生活的真实写照。
十年前刚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公司白音库伦线路车间,王伟就义无反顾地把环境艰苦的白音库伦工区当成了自己梦想的起点。他到处收集工务系统的书籍,在宿舍墙上贴满线路图纸,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这种近乎贪婪的学习使王伟很快掌握了线路业务理论知识,他迅速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班组的青年骨干力量。
4年前,锡林浩特工务段刚刚成立时,王伟知道新线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特别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带领,就主动提出调到离家更远更艰苦的工区工作。每当回想起这些,王伟说自己永远忘不了临行前妻子恋恋不舍的叮嘱:家里有我,你放心好好干。王伟说,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他常常忘记了生活中的苦与累。
十年来,留给王伟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灰腾梁草原上的暴风雪。每到冬季,这里的线路经常被大雪掩埋。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王伟总是第一时间奔到险情现场。有时养路便道不能通行汽车,他和工友就徒步前进。雪害严重时,他们一干就是一天一夜,饿了就干嚼方便面,渴了就随地抓一把雪块往嘴里塞。每当看到线路畅通后列车呼啸而过,王伟就打心底里觉得苦点累点没什么。
王伟的吃苦受累在工友眼中更是出了名。今年4月的一天,王伟正带着工友在“天窗”点内精调细改道岔几何尺寸,突然雨夹雪密集而下,刺骨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 “必须在‘天窗’点内完成道岔维修,否则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王伟一边给工友鼓劲儿,一边脱下身上的毛衣递给新学员,自己仅穿一件单薄的防护服。大家被王伟感动了,一鼓作气按规定时间完成了道岔整修任务。从锡多复线白桑段的开工监管现场到设备大整修的作业现场,王伟整整两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铁打的汉子也有扛不住的时候,王伟连日高烧,却只是偷偷地吃点药,工友劝他好好休息两天,他却笑着说:“不要紧,一点小病要不了命,干干活儿、出出汗就好了。”
近几年重载列车的大量开行,给线路质量与维修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作为线路车间主任,针对设备时常出现大问题的实际情况,王伟反复到现场观察线路变化规律,探索并总结出了重载列车通道线路设备养护维修规律。自王伟上任以来,锡林浩特线路车间线路设备综合修、保养修验收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轨检车评分始终保持全优。(本报记者傅世忠 本报通讯员扈雪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