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武广高铁引领区域经济社会新发展侧记

武广高铁引领区域经济社会新发展侧记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1-06 10:38:51 火车票预订

  武广高铁开通运营3年以来,已安全输送旅客约9000万人次,构筑了一条安全可靠、服务优良、客流旺盛、效益显著的 “黄金通道”,引领了区域经济社会新发展。

  武广高铁的高品质推动了沿线群众出行方式的转变。武广高铁全长1068公里,纵跨广东、湖南、湖北三省。2009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武广高铁以优良的服务吸引了沿线群众的目光,2010年,日均输送旅客4.8万人;2011年,日均输送旅客7.2万人;今年以来,日均输送旅客接近10万人。高峰时段、节假日期间,武广高铁动车组列车更是趟趟满员。

  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武广高铁速度变 “慢”了,实行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动车组列车混跑模式;票价变 “低”了,根据不同等级,实行票价下浮;停站变 “多”了,比2010年增长了30%。不仅如此,武广高铁里程变“长”了——2011年12月26日,与广深港高铁广深段联通;2012年9月28日,与郑武高铁联通;2012年12月26日,与京广高铁全线拉通。旅客乘坐武广高铁动车组列车可以跨出粤湘鄂三省,直达北京、郑州、西安等城市。

  与此同时,武广高铁的服务变得更贴心了。担当武广高铁客运组织工作的广州铁路 公司和武汉铁路局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大力推进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打造武广高铁服务品牌。如今,旅客乘坐武广高铁动车组列车和乘公交车一样方便,对列车服务赞不绝口。

  “武广高铁安全、舒适、便捷,理所当然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如是说。

  从陌生到熟悉,武广高铁已逐步融入粤湘鄂三省群众的日常生活。

  伴随着出行方式的转变,武广高铁沿线群众的思维方式也在悄悄转变。据广铁集团和武汉局客运部门调查显示,3年来,武广高铁客流中增幅最为明显的主要是旅游一族、商务一族、通勤创业一族和外出务工一族。广州南站的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已占该站旅客总数的3成以上。两城变同城、远邻变邻居,高铁不仅拉近了时空距离,还全面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已逐步成为坐过武广高铁动车组列车旅客的共识。

  思维的转变全面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借力武广高铁,广州、长沙、武汉等地的一个个高铁新城初具规模。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南站新城规划面积约310平方公里,覆盖广州、佛山、顺德。它已从最初的交通枢纽定位升级为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招商引资达千亿元。

  借力武广高铁,高铁经济飞速发展。作为我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在自身发展中催生出一条集研发力量和制造力量于一体、充满活力的高铁产业链。

  “为审核中国高铁参与美国高铁建设竞标的资格,美国派出专家在我们公司进行了专门审核,最后认定中国高铁技术属世界一流。”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自豪地说。

  目前,在广州、株洲等地,高铁相关产业正在集聚式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借力武广高铁,旅游业呈阶梯式发展趋势。在广州,人们乘动车组列车到武汉赏花,到武当山观光,到湖南看名山、品湘菜;在湖南、湖北,人们乘动车组列车到广州游海心沙、逛长隆游乐园。广东铁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武广高铁开通运营3年来,他们组织的粤湘鄂三省高铁旅游客流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据韶关市旅游局统计,2011年,韶关的港澳旅客增长了10多倍,全市旅游经济收入增幅达1120%。

  随着与京广高铁的全线拉通,武广高铁将进一步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运力支撑。

上一篇 公路最新通阻情况
下一篇 低温多条重要公路封道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