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从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现代化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国家气象中心将制定3年和8年目标,计划到2020年,国家气象中心将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推动天气业务的整体提升。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毕宝贵在会上说,气象现代化是气象事业发展新形势对国家气象中心的必然要求,要提高对气象现代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有忧患意识;要全面了解新形势下,气象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要准确把握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确定科学合理并可操作性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设定合理的任务分工和实施方案;要紧紧依靠科技和人才,进一步掌握数值预报的核心技术,加强对关键预报技术的研发,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队伍结构;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现代化工作。
了解到,国家气象中心将以气象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核心,到2015年,力争实现GRAPES全球模式预报能力达到7.5天至8天,暴雨24小时、48小时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18%和15%,比“十一五”提高5%;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稳定在100公里左右,预报误差降至4.5米/秒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