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皋兰县明德小学六年级学生马兰背着书包,和同学们一起向校外走去。学校门口,有3辆校车正在等待他们放学。每辆校车上,有一位老师跟车,负责孩子们的安全。
校车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关乎民生。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就是要将这一民生大计落到实处,彻底解决寄宿制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今年,校车安全工程被省政府列成为民兴办实事之一,直接反映了广大师生和社会民众对这一惠民工程的殷切期盼。兰州市教育局局长何泳忠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开通或延伸公交学生运营专线128条。以后,我市将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完善机制,努力在全覆盖、广延伸、长效化上下工夫。采取多元化运营模式
我市充分发挥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车辆主体作用,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校车运营模式,探索出“村委会牵头协调”、“校车资源共享”、“公共交通线路延长”等多种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目前,我市已开通或延伸公交学生运营专线128条。
其中,七里河区根据寄宿生分布特点和交通实际情况,决定接送学生车辆由教育局通勤车和公交运营车组成,共制定了7条校车路线,设置24个站点,标牌24块。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学生主要分布在安宁区和七里河区,该校与公交公司合作开通了接送学生的公交专线。共开通公交专线车16辆、19条线路,覆盖安宁、七里河、西固全境,乘车学生900余人,专线车辆运行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永登县农户集中的村,由村委会和交通部门签订协议,接送学生;红古区用幼儿园校车错时接送中小学生。
多方携手共保校车安全
皋兰县什川镇明德小学学生家长魏宝鸿告诉记者,在校车没有开通以前,每逢周末回家,学生乘坐的车超载超员,驾驶员也良莠不齐,家长们都很揪心。只有看到孩子的身影出现在家门口时,才能完全放下心来。现在,孩子们坐着校车回家,非常放心,心里也很踏实。车辆安全有保障,驾驶员也有资质,再也不用担心了。
据悉,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127所,符合校车安全工程财政补贴条件的寄宿学生6903人。省政府于今年7月出台了《甘肃省中小学校车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学生安全管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减少上下学交通风险,对营运单位提供校车服务与市场运营所产生的差价,按省、市、县3∶2∶5的比例进行补贴。三级财政共需补贴350.28万元,市级承担70.06万元。目前,差价补贴已足额全部发放到位。
与此同时,我市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校车安全工程,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主体作用,按照省政府规定和时限要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校车安全工程。同时,建立了全市校车安全工程联系会议制度,实现了校车台账管理。基本实现了学校、教育局、公路交通、交警、财政、安监等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携手推进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