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路资讯 > 共和至玉树:国内首条高速化公路挺进三江源

共和至玉树:国内首条高速化公路挺进三江源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11-05 09:19:27 火车票预订

  共和至玉树:国内首条高速化公路挺进三江源

  青海新闻网讯 草皮巧搬家,隧道穿冻土,施工无痕迹……这是记者在青藏高原穿越多年冻土地区的首条高速化公路,也是在国内享有生态屏障之称的三江源地区首次修建的高速化公路――共和至玉树(结古)高速化公路施工现场看到的新气象。

  作为国道214线改扩建工程的一期工程,全长634.8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的共玉公路不仅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而且有227公里路线穿越三江源保护区的多年冻土区,占总里程的35.7%。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建设者们明确提出了“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的环保目标。8月14日,记者在出恰卜恰镇百余公里的二塔拉A1标看到,原来沙化严重的地方早已被利用三维网植草技术培植的绿草所点染。在大河坝A3标,成块被移植过的原生草皮经洒水养生后又回填到路基边坡,与生机勃勃的天然植被浑然一体。据共玉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纳启才介绍:草皮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一旦破坏很难复活。无论是营地的驻扎、便道的开设,还是路基的清表、料场的开采,我们都以“最大力度的保护、最高程度的恢复”理念进行草皮养护。目前,全线已完成草皮移植和人工种草150万平方米,成活率100%;仅这项投资就占工程总投资107亿元的3%。

  如何在多年冻土路段开挖后有效防止冻土融化,事关施工质量和环境安全。共玉公路的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创新性地应用黑色防晒网有效阻隔高原太阳辐射,使鄂拉山、姜路岭两座多年冻土隧道顺利开挖进洞。据初步测算,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与青藏铁路昆仑山、风火山隧道施工中采用的洞口搭设遮阳棚方案相比,每个隧道洞口可节约数百万元资金。

  8月15日,来到目前世界海拔最高、最长高原冻土公路隧道――鄂拉山隧道,了解到其所采用的跟管工艺施工同样创新了多年冻土地区隧道进洞管棚施工的既有经验,具有极大推广价值。为处理好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建设者们除大量采用片石通风路基外,还在砂砾料缺乏路段采用洁净石渣路基方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截至采访当天,全长5145米的隧道左、右线已分别掘进485米和601米。在湿地以桥代路,为野生动物迁移专辟通道;宁愿增加运距,也要坚决关闭对环境景观影响较大的料场;尽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路基清表和取弃土场揭除的草皮进行边坡防护……开工一年多来,共玉公路的建设者们正以“无痕迹施工”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着三江源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上一篇 江西:赣崇高速从容应对“秋老虎”
下一篇 上海:无中途休息点长途客车坚决停运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