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交资讯 > 年轻人尊老,老年人爱幼 缓解公交压力需相互体谅

年轻人尊老,老年人爱幼 缓解公交压力需相互体谅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11-02 11:39:26 火车票预订

  “糟糕,快迟到了!”这边,公交车上班族急得直看表;那边,“等等,还有人。”几个老人慢悠悠地往车上挤。上班族急着去单位、老年人赶着买菜、晨练、抢购……近年来,和其他城市一样,每天上下班高峰,老年人乘车与上班族交织在一起,造成湖城公交车普遍人满为患。刊登市民许女士吁请老年人乘坐公交错峰出行的建议后,一时间引发了全民大讨论。

  高峰时段的公交车,已经属于“稀缺资源”,对于那些赶在高峰期出现在公交车上的老人,支持其避峰出行的市民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而这其中尤以上班族居多。记者梳理了一下,这部分人主要提出两大理由:一方面自身工作压力大,经常感到疲劳,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大义凛然又万般无奈地起身让座,心里不是滋味;另一方面上班本来就属争分夺秒的事,可每天偏有那么多大叔大婶赶在那个点乘车,上下车动作慢不说,等他们安全落座至少要30秒,这么一站站过去,早起的时间都耗在了路上。

  市民叶先生说,高峰时段的公交车,已经属于“稀缺资源”的分配。有些大中城市开始“试水”解决出行矛盾,比如香港分时段划分老年人乘车的费用,鼓励老年人错开高峰期乘车出行;而上海则出台规定, 70周岁以上的老人,非高峰时段才给免费。叶先生表示,盼着湖州也能推出相关举措,毕竟,年轻人上班时间卡得紧,要是迟到一天就白干了,老年人不差一时半会的功夫,希望他们能理解年轻人时间紧、工作辛苦,尽量不在上下班高峰乘车。只有双方从细节上互相体谅,从小事上互相关照,这样出行路才走得顺畅。

  就老年人跟年轻人一起挤车的现状,公交车驾驶员也旗帜鲜明地表示从老年人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能错峰出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机坦言,高峰期本来人就多,有些老年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被挤在人群中摇来晃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闪失。由于车上人流量大,老人又多,司机开车、拐弯不敢太快,刹车不敢太急,只好慢慢开,难免会脱班误点。据1路、 3路、 5路、 6路、 7路、 9路等老年乘客较多线路的公交车司机反映,一些高龄老人单独乘坐公交车已成习惯,甚至为买一把葱、一根油条也要挤高峰乘坐公交车。

  面对上班族的呼声,过半数受访的老人表示能体谅。家住市陌小区的陈老伯给记者打来电话,声称在错峰出行的问题上应该以倡导为主,不少老年人还是通情达理的,天气好的日子,他本人就经常骑自行车出行,去买菜也习惯坐超市的班车,尽量不给年轻人争抢座位。陈老伯还说,在他眼里,湖州人的素质很好的,他有时坐车没有位子,总有小年轻给他让座,他想通过我们的报道说声“谢谢! ”

  也有些老人说起来一肚子委屈。一位姓施的阿姨说,老人在高峰期乘车,并不是图半价优惠甚至免费,因为其目的往往集中在接送孩子、买菜、早锻炼三件事,而只有最后一件事可以赶早也可以稍迟,前两件事必须得“起早贪黑”。一位脾气火爆的秦老伯不高兴地说,岁数大了出个门还得受人管,没道理,老人有出行自由,想什么时候走都行,年轻人也有老的一天,怎么就不能给予长辈更多的尊重与关爱呢?也有市民提出,现在老年人与上班族上演“公交争夺战”,凸显了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尚不完善,社会应投入力量补充资源,从根本上消除这一困惑。

  网友观点

  小桔灯:早晚上下班高峰出租车难打又不经济,步行太慢,公交车是咱老百姓首选的交通工具。年轻人要坐车,老年人也要坐车,没什么好争的,都不容易,能理解就理解嘛。

  佛缘今生:现在,多数老人承担着接送孙辈上下学的义务,如果不让老人高峰期出行,受累的还不是年轻一代。

  东东妈港湾:老年人早睡早起,一早起来锻炼或买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突然之间很难改变,而且总不能限制人家,显得对老人家不尊重。

  哈哈大笑:赞成老人把买菜、出门锻炼身体的时间调整一下,错开高峰时段出行,这样既有利于自身出行安全,还可以将公共出行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为城市顺畅的交通环境做出贡献。


上一篇 昆明公交成立60年
下一篇 容县推行乡镇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