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7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通道——粤海轮渡开通运营,让火车“坐”渡轮横穿茫茫琼州海峡,终结了大陆与海南岛不通火车的历史,开创了“海上行车”的中国铁路奇观。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在中国辽阔版图上,烟台和大连,靖江和江阴,广东和海南,彼此间直线距离最短仅2公里,但一直隔水相望。
进入新世纪,我国攻克多项世界难题,建成粤海、江阴及烟大铁路轮渡,跻身世界铁路轮渡大国之列。这3条水上钢铁动脉一举打破了所在地区的交通运输“瓶颈”,显著改善了我国水陆联运交通结构。“水上列车”跨江越海,让天涯海角变得触手可及。
2006年11月6日清晨,一艘蓝色巨轮划开万顷碧波,从大连旅顺西站港口驶向山东半岛的烟台北站。横穿渤海海峡、海上运距159.8公里、我国最长的跨海铁路轮渡烟大轮渡试运营。
和粤海轮渡一样,烟大轮渡配有站场、栈桥、渡船及港口,采用了卫星导航等世界先进技术,能载火车、汽车、旅客,能抵御八级风浪。这一轮渡开辟了华东地区出关的最短路径,使东北至华东的运距骤然缩短了1600多公里。
与粤海、烟大轮渡不同的是,于2005年开通的江阴轮渡是目前我国唯一在河上运行的铁路轮渡。渡轮江面运距约4.2公里,从北岸的靖江跨越长江至南岸的江阴,将新长铁路连为一体。
开通以来,3条轮渡经受了风浪、潮汐考验,运行安全有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共有5对旅客列车从海南通过粤海轮渡直达北京、上海、成都、长沙、西安等大城市。2011年,粤海轮渡共渡运乘火车过海旅客160万人,是开通第一年的76倍;渡运过海散客231万人,同比增长11.8%。
截至今年6月30日,负责烟大轮渡运营的中铁渤海铁路轮渡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开行航班10512个航次,渡运铁路货车1万列、货物2727万吨,渡运旅客120万人、滚装汽车26万辆。
江阴轮渡开通以来,运营安全平稳有序。从2005年1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江阴轮渡共完成航渡8.6万多次,渡运车辆168万辆,至今年7月25日,实现安全生产2607天。
这3条轮渡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巨变,助推了华南、华东和东北等地经济的腾飞,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一位诗人参观烟大轮渡时激动地写道:“这是火车吗?/我最大胆的想象/也没想过火车坐上船/让滚滚的波涛在身边起舞/让盛开的浪花在车旁鲜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