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汽车在京珠高速公路标有“泉口”字样的出口绕下来,在杂树丛生的小山丘上穿过一条人工小道后,记者一行终于来到武汉供电段武汉客专供电车间泉口牵引变电所。
站在电缆沟盖板上,4个蓄油池和4台矗立其中的超大型变压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就是为武广高铁动车组牵引供电的‘心脏’设备。”武汉客专供电车间副主任聂文智介绍道。
该变电所肩负着武广高铁群力至赤壁北、南北跨度5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任务。这4台容量为40000千伏安的单相变压器可谓“劳苦功高”。记者还在1号变压器“小腿”位置找到一个白色标牌,上面清楚地标明了这根编号为“203F-1”的电缆的起点、终点和型号。原来,为方便管理和检修,变电所的每根电缆都被拴上了“身份证”。
由于变电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高压室采用GIS开关柜、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采用集中组屏式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所以变电所24小时有人值守。24岁的湖南小伙子林浩已经在这里独自值班7天了。每天8时、12时、16时,他都要按照电缆沟盖板上的红色箭头巡视一遍,把“点检基准书”上的9个重点部位检查到位,例如目测变压器底座是否渗油、漏油,设备顶部的测温片是否显示正常等。记者跟着林浩按流程巡视,停停走走,走完一遍大约花了40分钟。“我们绝对不敢偷懒,变电所四个角上都有监控器呢!”林浩还指了指角落里20多米高的避雷针说,一些鸟儿总是跑到避雷针中部的圆盘筑巢,他们常常徒手爬上去取鸟窝,“设备安全最重要。”一旦遇到刮风、打雷、下雨等异常天气,值守员还要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自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运营以来,林浩他们所在的新咸宁变配电工班党支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树立安全责任理念,广泛开展“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的“三如”理念教育活动,定期召开党内安全分析会,并针对交直流系统缺陷制作了可视化的设备状态图表,让值班员对图看设备,使设备运行监控简单直接。他们还实行包保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围绕设备质量、现场作业等安全关键环节,党员与职工互签安全生产责任状和安全承诺书。2011年7月,泉口变电所变电设备被武汉铁路局党委授予“十大优质设备”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