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车间‘雷锋俱乐部’的‘活雷锋’们。因为他们,我才能够顺利地回到岗位。”9月初,结束病休的怀化车务段怀化南站扳道员郑长明感激地对车间领导说。今年1月27日,49岁的郑长明在车间澡堂洗澡时突发急病昏倒,被送到医院急救。而他老婆在外打工,小孩还在读书,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得知消息后,车间10多名干部职工利用休班的时间轮流照顾老郑,并纷纷解囊,很快就捐款2.2万元,帮助老郑度过了难关。
“雷锋俱乐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俱乐部,而是受过这个车间“活雷锋”们帮助过的一些职工和货主,看到车间有这么多“活雷锋”,就把车间党总支叫成了“雷锋俱乐部”。20多年来,尽管人员更替频繁,但这个“雷锋俱乐部”始终人丁兴旺。在该车间201名党员的引导下,全站干部职工传承雷锋精神,演绎着一个个“学雷锋、树新风”的感人故事……
互帮互助: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
“雷锋俱乐部”的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9年3月5日前夕,没有一个职工姓“雷”的怀化南站突然冒出了许多姓“雷”的人。原来,当时因工受伤的车站职工涂明军收到了1150元现金、水果和署名“小雷”“大雷”和“老雷”的慰问信。经过多方打听,他才知道这是车站的一些党团员骨干自发用“雷”姓的名义帮助他。渐渐地,随着“活雷锋”们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大家就逐渐发现该车间党总支就像一个“雷锋俱乐部”,不断地把车间的干部职工培育成“活雷锋”。
人间有大爱,危难见真情。在这个“雷锋俱乐部”内,无论是职工生病住院、天灾人祸、婚丧嫁娶,他们都见难相助、互相资助。
“我不幸患上癌症,住院期间,你们捐了款,一次次来看望我,把我一次次从痛苦中解救出来。我请求到七一的时候全家合唱一首歌颂共产党的歌……”这是1996年该站职工袁美芳在患癌症去世前留下的遗书。她去世后,“雷锋俱乐部”再次组织捐款,帮助她的家庭补上了治病欠下的医疗费。从此以后,每年七一,她的家人都会来到车间合唱一首歌颂共产党的歌。
“感谢‘雷锋俱乐部’帮助我家两代人!”车间原职工刘全伟的妻子冼秀华对“活雷锋”们感激不尽。1999年,得知刘全伟患上了肠癌,该站职工纷纷解囊相助。然而,祸不单行,2004年,在刘全伟去世后,他的女儿刘洗丽又被查出脑瘤,生命危在旦夕,这使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雷锋俱乐部”再次伸出援助之手,为刘洗丽捐款,还在怀化市电视台宣传,呼吁社会各界相助。在大家的努力下,刘洗丽得到了及时治疗,转危为安。
雷锋精神将车站干部职工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车站的氛围特别好,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已成车站的习惯。”该站党总支书记张圣宗介绍说。
真情服务:对货主像亲人般热情
怀化南站是一个货运站。长年来,“雷锋俱乐部”的“活雷锋”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待货主为亲人,想方设法为货主排忧解难。
在20世纪90年代,怀化耕牛多,外运量大,“雷锋俱乐部”就在车站增添了“耕牛候车室”,并安装了防寒取暖设备,采取“卖、喂、运”一条龙服务,确保了每年1000多头耕牛保质保量地运往全国各地。春耕时节,这个车站还设法开通“无轨火车”,每天派5辆至8辆汽车翻山越岭、风雨无阻地把支农物资直接送到湖南湘西大山中的侗乡苗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牛外运和支农物资运输市场逐步消失,钢材运输市场日益红火。形势千变万化,但服务货主的精神永恒不变。
目前,该站日均到达装载钢材车辆100多列。看到货主为了钢材储存、销售四处奔波,“雷锋俱乐部”发动大家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把车站货场改造为钢材仓储和交易市场,为货主节约运输和经营成本。40家钢材贸易公司搬入车站,市场越做越大,车站也成了附近地市最大的钢材交易中心。
“车站的服务非常好,只要遇到困难,谁都愿意帮忙。9月16日,我看错了车辆号,结果送到我货位的车辆装的不是买主最急需的货物。我找到货运值班员彭班长,他立刻帮我重新调车,为我留住了买主。”怀化恒大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铁建对该站急货主所急的服务态度赞不绝口。
“只要货一到,车站就及时通知我们组织卸货,工作做得很细。”怀化市商业储运总公司副总经理舒文波这样称赞车站职工的服务意识。
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首问服务、站在货主的角度服务,是该站干部职工践行的服务理念。
“谢谢,没想到我的托运单据没写清楚联系人,车站也能第一时间将到货信息告诉我,帮助我们节约了经营成本!”湖南嘉龙机械设备贸易公司怀化分公司业务员李智感激地对车站货运员唐春艳说。
6月份,车站收到两台大型机械,但是负责通知收货人的唐春艳却发现,货票上没有写清收货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通过114查询,她发现号码不对,怎么办?时间就是效益。唐春艳通过个人渠道,找关系、打电话,终于联系上了收货人。
“我们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唐春艳告诉记者,只要货主有需求,“雷锋俱乐部”就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为了让货主及时掌握货运收费等情况,该站营业厅工作人员对外公布热线电话,随时答疑。
怀化及周边地区方言众多,为了与货主更好地沟通交流,货运员们人人会说10多种方言,个个都是“语言专家”。为帮助货主及时了解车辆的位置,货运值班室还增加了查询功能。
助人为乐:对人民群众充满友爱
“非常感谢您帮我找到了孩子!你们真是‘活雷锋’。”前年,来自贵州铜仁的苗族居民王先生来到车站,感谢车站职工张广安和他的同事。当天,张广安等人在车站值班时,发现了3个脏兮兮、正在哭泣的小孩。经了解,这些小孩是从贵州铜仁一所小学离家出走的苗族学生。张广安当即为他们安排吃住,直至联系到学校和家长接他们回家。
人民铁路为人民,弘扬雷锋精神,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成为这个“雷锋俱乐部”成员的人生信条,“活雷锋”层出不穷。
“江明旭,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今年湖南省召开的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该站职工江明旭又一次被表彰。从2001年3月8日开始,江明旭就坚持献血,到去年年底,已献血39次,累计12200毫升。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大事做不了,就做一些小事回报社会。”江明旭谦虚地说。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江明东也参与献血,并且也获得了金奖。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我们的好政府。”2010年1月17日,在怀化地区冬季最冷的时候,怀化市中方县泸阳镇敬老院的老人们拿着车站职工杨涛等人送来的棉鞋、棉袜、手套等抗冻保暖物品,反复说着这句话。而这些老人们不知道,公交车因为路面结冰停运,杨涛等人换了3趟车,又在雪地里步行了近两个小时,才将这些抗冻保暖物品送到敬老院。因为6年来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救灾、帮扶敬老院老人、资助贫困山区贫困户等志愿工作,27岁的杨涛被怀化市义工联合会全票通过选举为联合会秘书长,并被评为2011年怀化市十大文明市民、怀化市优秀志愿者,2012年鹤城区优秀志愿者。
“像这样助人为乐的好事在‘雷锋俱乐部’数不胜数。”怀化车务段党群办工作人员介绍。近5年来,怀化南站收到感谢信200多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