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清晨,绵绵秋雨一阵紧似一阵,将兰棱站场笼罩得严严实实。GPRS雨量报警器显示的最大数据为13.6毫米。
内燃电动扳手的轰鸣声瞬间划破清晨的宁静。身披雨衣的线路工松开扣板螺丝,利用液压起道器将钢轨抬起,然后将尼龙座顶住扣板调整轨距……整个改道、撤换垫板作业过程一气呵成。
《工单作业计划》上清晰地标注着作业开始时间:4时30分。哈尔滨工务段双城堡线路车间兰棱工区的老党员马成龙告诉记者:“京哈线哈尔滨至兰棱段是哈尔滨铁路局唯一的一条部级提速线,每隔5分钟就有一趟动车组和重载列车驶过。略显清静的早晨就成了线路维修的黄金时间。”
“随时迎检,无可挑剔。”兰棱工区宣传栏上的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个工区的自豪感并非没有来由:管内京哈线上下行26公里线路、13组道岔,找不到一处高低、水平、三角坑,轨道几何尺寸静态优良率、动态优良率100%。线路状况、设备质量始终位居全段前茅。
“身在提速线,就要当模范。”兰棱工区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构建完善安全风险保障体系有机结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长汤仲林针对反向曲线出口方向不易保持这一设备“短板”,总结出了人工拨道与大型捣固机4点法拨道相结合的整治方法,最后将石砟回填、夯拍,使维修周期延长到了半年以上。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汤仲林工作法”在哈尔滨局大力推广。
坐在兰棱工区的工作电脑前,老党员孙跃江认真地查看着波形图,分析TQI(轨道综合指数),高低、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等一目了然。双城堡线路车间主任褚青春介绍说:“告别绳拉、尺量的传统经验,尝试运用波形图来指导设备精修,这个党支部的党员再次冲锋在前。”
一年来,兰棱工区的党员先后组织开展了站专线春融、提速线外观整治、小仪器2级重超限整治等15项党内立项攻关,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疑难问题。与此同时,党员技术骨干还积极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使普通职工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岗位考核达标率达到100%。
告别兰棱工区,已是中午时分。漫漫雨幕中,进行改道、撤换垫板作业的线路工融成一幅流动的风景。
如同京哈线上的每一根轨枕注定都要刻下提速线的痕迹,兰棱工区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早已成为火红党旗的一抹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