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高速路,助力新疆提速
从现在到11月底,新疆四条高速路将陆续试通车,年内部分省道改扩建项目也将完工,全疆高速大通道主骨架正加速形成。这预示着新疆经济的提速。
开放的新疆正一次次突破交通瓶颈,缩短与内地、世界的差距。上世纪30年代,新疆有了机场;1958年12月,铁路修到了新疆,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新疆形成了陆空交通立体格局;2011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迈入全国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2011年新疆铁路发送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
交通的迅猛发展,利于新疆的能源、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今年,新疆初步形成“空中走电、地上走煤、地下走气”的立体能源输送通道,能源大区战略接替地位进一步凸显。此时,这四条高速公路的通车无疑为新疆腾飞新增了几条通畅、粗壮的“动脉”。
在这四条新增的高速通道中,有加强新疆区域间通连的G3014线奎屯-克拉玛依高速、G3012线和硕-小草湖高速、G303线大黄山-木垒高速,还有标志新疆与内地高速公路首次对接的G30吐鲁番-星星峡高速。
它们的开通势必加强新疆各区域间的经济对话,促成合力同步发展;让处于亚欧大陆核心地带的新疆变区位优势为资源强势,也让新疆由国家交通网络末端,转变为西部高速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中心,成为连接“三亚”、沟通两洲的能源、资源国际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