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是一条久远的俗语,自古以来解决通行的问题就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国家保障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富强繁荣的必要手段,从远古时期的“秦直道”“古栈道”到新中国的三条通藏公路和无数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线路的建设,为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交流融合、人民的富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久前,应邀前往十天高速公路采风,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想富得快,全靠高速带。”
大山深处的梦想
陕南三市地处秦巴山间,横跨丹江、汉江、嘉陵江三大流域的源头,山大沟深,巍峨险峻连绵不绝的山岭,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阻隔了这里的对外通衢,难怪李白捋须长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长期困扰着这里的人民,直到目前陕南的31个县区中仍有国定贫困县18个,省定贫困县5个,占到总县数的74%。西进北上、通江达海,便捷交通一直是这里政府和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
古人为了越过秦巴大山,曾不畏艰险,或为战争,或为移民,或为经商,穿岩凿洞、铺路架桥,修建了一条条栈道:金牛道、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沟通了陕南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四川盆地古称巴蜀,川东称巴,川西称蜀。公元前616年,楚穆王沿汉江筑道出兵,一直攻打到白河。此后,历场战争都继续沿江筑道,“逢险设关,路线盘旋关顶,路宽5尺,遇水由舟楫而过”;公元前316年秦惠王以“石牛粪金”之计,诱使蜀王打通秦岭栈道,又沿着这条金牛道,灭蜀国,再灭巴国,从此,巴蜀地区并入中原统一王朝;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入主关中夺取天下。
回眸历史长河,从秦汉到民国,陕南人民虽历经千年冲出了秦巴屏障,但真正形成安康道路交通网络应是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从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到绕行千里的西安、宝鸡、阳平关——略阳、汉中到安康的西——康铁路(横贯安康、汉中的十堰—阳平关铁路),再到真正的西安、柞水、镇安、到旬阳的西—康铁路,再到西安、蓝田、商周、丹凤商南的西安—南京铁路陕西段,安康经紫阳通往重庆的康—渝铁路,千里钢铁线贯通了陕南与关中、巴蜀、襄渝、鄂豫的通江达海、南下北上的交通;纵贯南北的312、210、108国道,横穿汉康的316国道以及纵横交错的省道、市道、县乡及村村通道路,将交通闭塞的沟沟坎坎连通起来。尤其是处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西安—商洛、西安—汉中、西安—安康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的缩短了陕南与各地的距离,方便了与外界的快速连通,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
最长的建设项目
“我是年迈的城镇,我的服装多么古旧,
请为我披上高速公路的飘带,
请为我戴上摩天大楼的皇冠。”
“我是规划,锁在保险柜里多么窒闷,
我要走下蓝图,我要和新兴的工地团圆。”
这是骆耕野在1979年《诗刊》第5期上发表的诗“不满”中的片段,现在诗人完全可以满意了,规划早已走向工地,高速公路的飘带正在祖国的大地上如蛛网般飘散。
行路难,曾经是大山里多少年多少代人们的困顿;走好路,曾经是多少深山中多少城多少乡人们的企盼。修桥补路是多少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也成为积德行善的代名词。改革开放20多年,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加快了交通建设的步伐,铁路和高速公路在祖国大地上蔓延,但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依然落后,区域依然闭塞,经济依然落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吹响了西部基本设施建设和山川秀美工程的号角,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终极”的高速公路骨架布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将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连接起来,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覆盖地区的GDP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规划的实施将对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做出重要贡献。西部地区从此乘上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动车组”,陕西的高速公路建设从此纳入了国家战略。
“十天高速公路”( G7011)属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福银高速公路的横向连接线,东起湖北十堰市,西至甘肃天水市,连接湖北、陕西、甘肃三省,自东向西连接了福银、包茂、京昆和连霍四条国家高速公路,总里程约750公里。其陕西境内段自陕鄂交界的白河县,横穿白河、旬阳、汉滨、汉阴、石泉、西乡、洋县、城固、汉台、勉县和略阳11个县区,总里程约475公里。其中安康西至汉中段已于2010年建成通车,白河至安康段、汉中至略阳段将于2011年12月底建成通车。
十天高速公路是目前陕西在建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项目,沿汉江走廊贯通陕南,使这条路以前所未有的通畅沟通秦陇、巴蜀、荆楚经济文化区域,把沿线各具特色的经济社会文化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十天高速的建成将打通安康汉中两市几千年的半封闭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交通困顿的状况,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融入到整个国家和世界的大舞台中,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强国富民战略必将在这个节点上闪耀他珍珠般的光芒。
沿江百姓的福祉
安康城区,过去是一个不过50万人的大城镇,找一家像样的饭店都很难,现在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达到150万人,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小车在街道上川流不息,与五年前冷冷清清的街道形成明显的反差;过去从西安到安康坐火车要绕道宝鸡、阳平关,花费十六七个小时,坐汽车需要一到两天,西康高速通车后,二、三个小时就可到达,商洛的柞水、镇安连同安康都成了“西安的后花园”;过去山里人进城买房子,现在城里人到“后花园”买房子;过去山里人想出出不去,现在城里人休闲到门前;过去招商引资请不来,现在一窝蜂的往进钻;过去满山宝贝卖不出,现在采购客商到跟前。尤其是靠近高速路的城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家家开起农家乐,坐在家里把钱赚。
安康汉滨区有个茨沟镇,有着很有名的“豆腐宴”,离安康市区很近,高速路上开车不过半个小时,但“山高路远”要翻两座山,“有一次下乡去茨沟,遇上大雨路断,整整走了两天”,安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黄晓勇如是说。现在的茨沟可是一个有名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景点,“后天我带你去体验”,安康市政协副主席黄秀玲热情的邀请。提起黄秀玲,她对十天高速重走白河线可是做出了贡献,想当年湖北曾打报告要求十天高速改道湖北,绕过安康白河县,几成定案。时值当时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陕西省委主委李雅芳带队赴安康视察,黄秀玲(省政协委员,民建安康市负责人)提出建议并写了提案和社情民意,通过民建陕西省委报民建中央并转到交通部最终恢复原方案。
“安康过去发展慢,瓶颈是交通,安康今天的变化更与交通密不可分”,黄晓勇主席以自己在安康30年的工作生活经历述说着交通给这个古城(兴安府)带来的变化与喜悦。“前年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商洛开会,你讲完关天经济区规划时我曾经问过你,关天经济区如何辐射安康,安康如何融入关天?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让事实解决了!”西汉高速通车之后,安康走汉阴、石泉借道西汉已经尝到了甜头,宁陕县因此招商引资20多亿元(仅朝阳沟景区建设就引资10.7亿元,海荣集团在黄关镇就投资4亿元),真正打造成西安旅游避暑的后花园。西康高速和十天高速中段(安康——汉中)建成通车后,高速公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汉阴、石泉、紫阳很典型,原来安排好带你们去看看,但这几天下边人都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忙的顾不上,到10月中旬过来,咱们亲自去体验体验。”
黄秀玲副主席把安康称作“西安后花园,陕西南大门”非常贴切,“高速公路的修通一是加快了招商引资,交通改善后人家愿意来了;二是对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产生了巨大作用,过去外人进不去,产品出不来,现在坛坝、流水、茨沟等乡镇都成了投资热点或乡村旅游胜地;三是帮助了政府移民安置,安康10年内要移民240万人,任务艰巨,高速路的修建帮助政府迁移安置了一部分农民,减轻了政府负担。同时快捷方便的交通对抗洪救灾的支持非常大,显出了它巨大的优越性;第四对跨省、跨地市的经济流通和协同发展带来巨大好处,十天高速全线贯通后,这种好处就更加明显,很快就会看得到。”黄主席的开场如同总结,高屋建瓴的概括了高速公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这是安康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在副主任汪光林的召集下专门召开的“高速公路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座谈会,黄晓勇主席主持会议,市旅游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安康运输集团、市高速客运站、莲花实业公司等单位参加座谈会,大家踊跃发言表现了对安康经济发展和高速公路建设的极大热情。
旅游业不仅是作为“无烟工业”,最适合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水源的陕南地区发展的产业,并且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融为一体,可带动几十个产业共同发展,而且陕南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休闲、观赏、体验、学习旅游的绝佳胜地,但过去交通不便极大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可大不一样了,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位在安康工作了41年的陕北汉子,市旅游局副调研员景海洋兴奋的说,“过去这里是死角,进不来出不去,谁都不愿意来。自打高速公路开通,旅游人数年年增长,去年(2010)接待游客1218万人,旅游综合收入47.05亿元,今年截至7月底已接待游客10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2.2亿元。现有国家4A级景区两个、3A级景区9个,还有8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各类宾馆饭店350家(星级27家),不愁找不到地方住了;旅行社21家,导游145名,如果这两天不走带你们去趟南宫山,比照一下路况,感受感受,哈哈”,老景如数家珍。两天后,在高速集团驻十天高速东段管理处纪检组戴书记和办公室王俊英的陪同下,我们真的感受了一趟去岚皋南宫山的路,73.31公里的路程,高速不到1个小时,我们却走了3个多小时。“西康高速带动发展农家乐1000多家,参与的农户人均收入达到5830元,两年增长了3000元,翻了一番还多。这在高速公路开通前是不可想象的,十天东段再开通,平利、岚皋、镇平高速再开通,那时你再来看看安康……”言语中透出自豪、也透出期盼,盼望着更多的高速公路通达每个县。
“安康的公路运输那是一曲三折呀”安康市运输集团的黄平说道。“西康铁路没通的时候我们很红火,西康铁路建成后冲击很大,几乎被他们打死了。西康高速又把我们救活了……”“现在每20分钟往西安发一趟车,有36辆车循环运转,上座率达到90%以上,去年底发车达到15500班次,营业额4000多万元,今年到8月底就达到21000班次,预计营业额6000多万元,利润30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100万。”安康市高速公路客运站的田远洪紧接着说。“客流、物流比09年前大增,十天高速中段开通后,我们每天往汉中发20辆车,由于没有全线贯通,上座率还不高。十天高速全线贯通后,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应该加速发展。”
“我们是高速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安康市莲花实业公司的王小梅抢着说。西安人这几年到“美华食府”吃饭的人不在少数,深深地被她那独特的安康口味所吸引,它的菜品融合了陕菜、川菜、徽菜、湘鄂菜甚至淮扬菜的品味,在综合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过去在远路开不了饭店,原材料用当地的会变味儿,用本地的运不过去,西康高速开通后打开了瓶颈,每天专车给西安店送原材料,保证原汁原味的安康风格。随时欢迎你们去品尝,给我打电话就行了!”王小梅热情的邀请大家。“交通便利也扩大了原材料采购范围,降低了采购成本,保证地道、新鲜、特色的东西端上餐桌。同时拓宽了客源面,我们酒店的生意特别好,全国各地的人都有,不仅扩大了我们的影响,也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好东西。没有高速的时候一下雨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儿,东西送不到、安全没保证,远路的店就要停业了。希望快点打通安康东,加速全线贯通,我们的生意会更好。”
“是呀,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不到、发展不动,这不,高速路一通原来只能在大城市建设的保障房也扩展到了县城甚至乡镇,当地的房地产业发展起来了。”市住建局的石小青说。“过去交通不便,谁愿意去县城乡镇住,很多四、五十年甚至六七十年的老房子加上破破烂烂的街道,谁会想到去那里搞房地产?现在你看看,你们坐在车上就可以看到,高速路两旁的民房,多漂亮,移民点的建设、小城镇的建设、民居的改造建设,真是大大得益于高速公路。”
安康市商务局的陈康则从宏观层面展示了高速公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十五’时期年均只有40亿元左右,2010年按照大口径统计达到113亿元。2009年GDP达到274.95亿元,增速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逐步被打破,依托交通的物流、旅游、会展业发展迅速,2009年,安康客货运输周转量23.2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3%。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2010年对外贸易额达到1000万美元,今年预期达到1500万美元。中国秦巴药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标志安康会展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安康经济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平台。整个十天高速贯通以后必将极大地推动安康经济发展。”
所有人的言谈中都充满了对高速公路开通的喜悦,同时也充满着对十天高速全线贯通的期待,这也是安康、汉中两市人民的期盼。
阵痛中创造幸福
十天线安康东段起于鄂陕界鹰嘴岩隧道,途经白河、旬阳至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东西分别与在建的十堰至白河高速公路、已建成的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相接,沿途经过19个乡镇、64个行政村,总占地8658亩,拆迁面积31.6万平方米,路线全长129公里,初步设计概算133.33亿元,是目前省内施工任务最为艰巨的建设项目。全线共有桥梁96474m/372座(单幅),隧道94165m /95座(单洞),其中特长隧道44078.38m/10座(单洞),主线桥隧工程占到线路总长度的73%。从这段工程概况描述中就可以看到工程的复杂性和难度。但千难万难,挡不住建设者的脚步。
以拆迁安置为例,可见一斑。沿线土地资源稀少,建房成本高、补偿标准低,征迁安置难度大。沿线汉滨区、旬阳县和白河县的城区四周,民居错落,高楼林立,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通讯网络、自来水地下管网、高压专线星罗棋布,学校、酒厂、农家乐、度假山庄、养殖场、种植园遍布四野,环境、风俗、社情、民意纷繁复杂,农民、集体、企业……哪一家的交道都不好打。2009年6月份,旬阳段土地第一个交付完毕,白河段的土地到2009年8月才全部交付。汉滨跨汉江特大刚构桥2008年12月开工,但直至2009年10月,汉滨段土地才交付完毕。山城安康“寸土寸金”,对建设者和施工单位来说是“寸时寸金”,有的施工单位合同工期只有一年时间,可土地房屋补偿不到位,问题解决不彻底,施工单位断然不能开工!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就在这重重困难中摸爬滚打,艰难前行,为当地百姓铺设着致富路、架设着幸福桥。但百姓能理解吗?
这另一方面就是百姓要忍耐的痛苦。一是失去耕地,生活无着。秦巴腹地山大沟深,本来就没多少耕地,石头缝里刨一点、山坡上头垦一点,那是生存的根基呀。地征了,以后的生计在哪里?二是房屋拆迁,居无定所。农民盖房子有时要花上一生的心血,新盖的小洋楼,里外都是瓷砖,准备安居乐业,才住了不到3年,现在以每平方米不足600元的征迁补偿拆掉,怎么能够接受?更有甚者,个别农民在襄渝铁路复线修建时被拆迁,刚东挪西借建起了房,这次又在红线内,又要被拆,他们原来欠的一屁股债还不知怎么还,这次更是雪上加霜。许多村民在帐篷中度过寒冷的冬天,有的人家因为公路、铁路的数次修建,被搬迁过三次之多。
建设单位——陕西高速集团十天高速安康东管理处真正把以民为本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将心比心,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征迁工作不是强盗逻辑,而要人性管理,换位思考、脚踏实地”,这是管理处在每次征迁工作例会上强调最多的一条纪律。搞征迁的同志感慨地说:每件事不是你一说,群众就轻易照办了,每个拆迁户都有辛酸泪。为了修公路、铁路,有些群众的房子前后都拆了三回,你说他能愿意吗?同志们走村串户一步一步丈量土地、一户一户的磨破嘴皮,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河水、困了随便找个安身处,十天半月洗不上澡、打不成电话,甚至收音机都没有信号,更不用说看电视了。还要应付那些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的无赖甚至煽动群众、武力围攻的地痞。工作人员真是是胆颤心惊如履薄冰,同时也有几多的心酸和无耐,他们要征的这些土地,可是山里人几辈子辛勤耕耘赖以糊口的命根子啊!只有倾尽全力、想方设法为老百姓争取更多利益,为地方带来更多福利。
安康东全线15处安置点,截至2011年6月底,管理处补助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19万元,投资2696.48万元帮助解决了老百姓方便出行、安全用水、用电、村级活动室、公共服务场所、敬老院建设、改善单位办公条件等公益事业发展难题。其中:投资860.19万元,补助了3个集中安置点和300余拆迁户的安置建房资金缺口;投资925.87万元,维修硬化了吕赤、大河南公路部分危险路段和金寨镇金铃子、郭家湾、寨河村,神河镇社区、黑沟村、王义沟,吕河镇西沟、东沟村等10余条村级道路;投资128.34万元,修建了金寨镇权口、谭家院、小金河、郭家湾、寨河村,神河镇金河口,吕河镇何家沟、西沟村的16座便民桥;投资129.95万元,帮助解决了张河、神河两处敬老院装修、神河镇王义沟、吕河镇险滩村、梨河村三个村的村级活动室建设和吕河镇文化广场建设的基础处理;投资120.89万元,解决了沿线近万名群众的安全饮水、用电问题;出资59.2万元,利用传统节日慰问了沿线的公安干警、教育工作者,资助了25名贫困大学生,改善了部分一线基层地方单位的办公条件。
截至2011年6月底,安康东项目全线共征地9600亩,拆迁1784户,迁移坟墓6360棺,拆迁面积达13.1万平方米,在土地短缺寸土必争的安康,不能不说创造了奇迹。
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管理处和地方政府携手合作想方设法。一是在安置小区建设中将百姓生计一并考虑。如白河县地方政府利用各种不同的项目捆绑资金,把交通、水力、电力、环卫、教育、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能想到的资金混搭起来,捆绑建设集中安置点。茅坪安置点,距离立交出口仅有二、三百米,具有发展道口经济的条件,可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建设时给每家人都留有两个门面房,让他们通过自己经营或出租获得收益。同时他们利用六条途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一是吃低保,公路拆迁户失地和半失地的村民按高于农村标准的城市低保标准执行,目前已经上报,正在审批;二是组织免费或优惠的技能培养,比如,失地农民上驾校可优惠1000元;三是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济,如大棚莱、养殖等,对这类创业都有贴息贷款政策;四是为失地农民就地再就业提供便利,白河的工厂企业在政府协调下招工时优先招入失地拆迁户;五是提供外出谋职信息平台,白河每年举办两次劳务洽谈会,邀请全国各地厂矿企业来白河招工;六是为农民提供材料供应、工程承包和打工机会,石子、砖、水泥、沙子等地材大约1/3由地方农民承包供应,房建、绿化工程几乎全部由当地农民和企业承包。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一般大工一天150元左右,小工一天90元左右,加班另算工钱,下雨天上班一天算三天,而且当时付钱。在国家紧缩银根、建设资金极度短缺的条件下,管理处特别告诫每个施工单位,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有了钱首先付工资,甚至管理处当面监督施工单位给农民工支付工资。
老康是附近村民,在新安岭隧道外的房建变工程当小工,不到50岁吧,高挑的个子,大概有一米八往上,太阳把脸和身上的皮肉晒得黢黑,他在工地上负责给小型混凝土搅拌机加料,用独轮车把水泥、沙石推到搅拌机前,按比例加进去搅拌。他的媳妇个子比他低了许多,不胖不瘦很结实,帮着他装车、推车、加料,比他跑的还欢。“家不远,就在附近,比出去打工强多了,”老康一边不停地装车一边回答我的问话“工钱嘛,要看技术咯,技术高的挣钱多……咱嘛,不行,一天就是百十块……最好的是能顾家!”他媳妇插嘴说。
是呀,外边的钱也不好挣,而且常年在外顾不上家,在家门口干活方便多了,钱也挣了,家也顾了,地里活也不耽误,一举几得呀。“孩子大了,在外跑着呢。”可能是在外打工吧,年轻人在家呆不住。
这不也是福吗?
据测算整个工程的人工费大约占总造价的1/3,由于安康东地质灾害、施工交通建设、洪灾损害、拆迁补偿等费用远远大于其他工程项目,我们按100亿为基数测算,劳务费需支付33亿元,当地农工约占1/3;材料也是33亿元左右,地材约占1/3。这样整个工程建设完成后,当地百姓可获得20多亿元的收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就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收益。
虽然大家都痛着,但大家都快乐着,因为成就和幸福就在我们面前!
“十天”全线贯通后,那飘荡在青山绿水间的高速公路飘带必将把陕南经济社会发展引如快车道,必将给安康、汉中人民的快速富裕安上高速引擎。让我们为安康东欢呼吧,为那些不辞辛苦的建设者、筑路人,也为那些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做出牺牲的沿线百姓!祝福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