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看运输
公路两侧大片林木蔚为壮观,海鸟成群结队自由飞翔,被誉为“十里长廊”美称的临海高等级公路大丰段,让参加9月11日“绿色交通看运输”集中采访报道活动的记者们一饱眼福。
这一天,来自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水运报、新华日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对厅临海办提出的“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和临海高等级公路在环境保护、绿色景观建设方面的做法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为了给丹顶鹤等珍禽和麋鹿等珍稀动物留下一个生态完整的家,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在盐城射阳至东台段远离海岸平均40公里。选线遵循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远离保护区;全线设置取土场95处,均设置在保护区之外;在接近保护区位置设置保护区警示标志,降噪林、降噪路面、禁鸣标志等;施工营地远离珍禽保护区实验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定期运至附近城镇的垃圾场集中处理;距离保护区近的路段,禁止夜间施工。种种环保做法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旅游区,为后人留下了一片好的生态环境。
精心尽力为环保
9月15日,全长28公里的临海公路启东南段410米试验段试铺沥青面层前,参建各方从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做了精心准备。
为减少环境污染,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采用了旋风除尘和逆风式布袋除尘二级除尘系统,配备除尘布袋640只,并用湿排法回收粉尘。施工段不仅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还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筑路也讲养生法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养生期内最怕的就是重车碾压,遭受碾压的碎石基层极易发生车辙、表层结实不牢、中下层纵(横)裂等病害。一些想抄近路的司机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常常趁施工人员不在现场或值班人员夜间休息,便驾车从刚刚摊铺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通过。
为此,临海公路东台段采取有效措施,一面通过新闻媒体反复宣传,沿线张贴宣传标语,提醒车主自觉服从交通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一面依法封闭在建工程主线路段,加强施工路段管理--在施工路段被交道口两侧设置警示标志,在平交范围内的施工便道设置减速、停车让行标志;停止便道复垦,便于施工(管理)车辆通行;必须留有施工通道的主线上设置固定值班点。同时采取有效方法,对局部被碾压造成表面松散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补救。
施工只需点鼠标
“张拉力正常、伸长值正常、压浆正常……”,9月20日,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北段桥标预制场工程技术人员手握鼠标轻轻一点,一片长35米的预应力箱梁钢绞线张拉与压浆的施工全过程由一套智能化设备顺利完成。经东南交通监理公司结构工程师陆加烽现场检测效果良好,钢绞线伸长值误差不足1%、管道压浆密实,完全符合新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是桥梁结构能否达到使用寿命的关键。传统预应力施工靠喊号子、吹哨子实现“同步操作”,凭借肉眼观察判断施工质量,利用手工记录数据,因而受人为因素影响,质量及现场安全得不到保证。智能张拉与压浆系统突出智能控制理念,采用了传感、信息处理、无线传输等新技术,实现了张拉和压浆技术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来控制两个或多个千斤顶的张拉施工,真正实现“多顶同步张拉”。同时,智能张拉仪自动控制持荷时间、停顿点、加载速率等张拉要素,实现了“实时跟踪、智能控制、及时纠错”,有利于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在预应力张拉结束后,依据“大循环”压浆新概念,使用普通水泥和专用压浆剂制浆,精确控制浆液质量,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即时调控灌浆压力和稳压时间,确保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
这套设备价值近70万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第五代智能张拉与压浆设备,在临海高等级公路项目上首次使用。据悉,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北段大洋港桥、茅家港桥、蒿枝港桥等三座大桥的440片预应力箱梁施工,都将采用这项智能新工艺,以提高公路桥梁的耐久性、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