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消息:9月28日,国内首条采用公交化运营的市域铁路线路——金山铁路开通试运行,从上海南站直达金山卫站只需32分钟。该线路途经徐汇、闵行、松江、金山4个区,共设9个站点。
虽然金山只有3个站点,但快速交通对“末梢”的拉动更加明显。中秋、国庆前夕,金山区的旅游局、文化局、廊下镇、枫泾镇、山阳镇等就携手推出了一揽子旅游节目,吸引市民“坐动车游金山”。长假前4天,金山旅游人气陡增,全区景点接待人次比去年同期翻番。而当地的商业部门也像市区一样,吆喝起了 “购物节”。 半小时交通圈的形成,使金山与市中心的“同城效应”真正凸显,当地的产业版图和层级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日,记者来到了金山铁路的“金山园区站”,在那附近有着一片占地1700亩的总部型产业园区。表面平静的园区,随着金山铁路的开通也已变得不“平静”了。
中小企业总部搬过来了
李先生夫妇,是一家包装材料公司的负责人,他们在浦东和奉贤都有厂房。但在金山铁路开通前夕,他们来到了金山工业园区,当场签约购买了1栋厂房和1栋办公楼,准备把企业的总部搬过来,而这距离他们第一次前来考察还不到1个月。不仅如此,他们还带了几位企业家朋友前来进行投资考察。
他们看中的宝地,就在金山工业园区的中心地带。那里有个“园中园”:“联东U谷——南上海企业港”。记者沿着夏宁路前往,只见路边矗立着一栋栋别墅型建筑,都是两三层,有的已建好,有的外面还搭着脚手架……整个园区就像一座高档别墅小区。
负责“联东U谷”项目建设的联东集团营销副总经理李德亮告诉记者,项目一期占地400亩,共建200多套“厂房”,目前已完成招商、销售达到 80%。购买这些办公楼和厂房的,大多是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准备来此一边办公、一边生产。听说金山铁路开通了,交通更方便了,不少已购厂房的企业主纷纷前来“催促”园区早点交房,好让他们尽快把企业搬过来。因此,园区本来准备明年6月交房的,而现在决定将交房时间提前到今年 12月至明年3月。
在李德亮看来,这里最吸引中小企业的,就是交通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如今,这里可不再是远郊了,不仅有着G15、G1501等高速出口,还有了金山铁路这样的快速交通,可以享受“上海品牌”的效应,同时,发展生产也有较低成本的厂房空间。园区还集聚了绿色印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企业不仅可以上下游互相支撑,还可以享受园区提供的认证、外贸、法律、会计、金融、广告、会展、人才招聘等一条龙服务,可以实现“拎包办企业”。
据透露,早在两年前,瞄准金山铁路的开通以及整体交通环境的改善,金山工业区已经开始部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流”到金山方便了
对于金山铁路的开通,联东集团的年轻员工格外高兴:“至少周末去市区方便了。”而原本每天在市中心和金山工业区之间开车上下班的李德亮有了新打算——坐动车上班。为此,他们还在申请园区的接驳班车在“联东U谷”附近设个站,这样乘坐动车就更方便了。
在金山工业区,原来至少有10多家企业自行开设了长途班车,每天到市中心接送职工。今后,这些班车将陆续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园区短程班车。 金山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王明法表示,今后各类新型人才“流”到金山来将大大方便了。也因此,规划中的工业区人才公寓也动起来了,预计今年底前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提供1500—1800套公寓。
不仅如此,金山工业区加快推动“产城联动”的时机也到了。王明法告诉记者,园区规划的 “产业社区”核心板块近期也已启动开发,今后将建设酒店、商业设施、高档社区、大型绿地等功能项目,提升工业区的各项配套,推动产城融合。
金山的地理新概念、产业新前景,还吸引了众多大集团、大品牌看好这里。目前,临港集团、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品牌,均已与金山工业区展开合作,建设一批功能性项目和专业园区。其中,张江高科技园区还首次自行投资,打造“研发在张江、生产在金山”的生物医药产业新格局。而在金山卫站附近,复地集团等打造的集花园式化工企业总部、核心研发中心、综合会展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商业休闲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等于一体的“金石湾”大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也更加被看好……
金山铁路的开通,带来的不仅是旅游和商业。正如金山区区长李跃旗所说,它对优化整个金山的区域城镇空间体系、提高城市开发强度、催生新型服务业态、提升区域制造业能级等都将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