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发展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共和国铁路楷模、上海客运段动车车队列车员何颖是上海铁路局16万余名职工中的杰出代表,他铁路工作2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中国铁路客运变化。让我们一起倾听他眼中的铁路发展。
何颖1954年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1988年参加铁路工作。他在参加铁路工作之前,在农村插过队,在上海国棉十九厂工作过。
那蓝色制服,那大盖帽,在何颖眼前,是那么的神圣,那么的崇高。他对铁路充满着向往,后来主动放弃国棉十九厂供销科科员的干部份身,来到铁路担当工人份身的列车员,与上海至北京两地列车的服务工作结下了深情厚谊。
“刚到铁路时,铁路开车少,速度也低,我担当上海至北京列车乘务工作,旅途中我们乘务人员与旅客一样辛苦。”何颖回忆说,1988年6月,他在13/14次列车上担当乘务服务,“绿皮车”条件有限,茶水供应都是专人采用煤炉子烧制的,烟雾弥漫,跑一趟上海至北京单程时间长达16小时59分。
岁月如歌。何颖见证了中国铁路历次大提速。1997年,他值乘的K13/14次列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茶水供应采用先进的电茶炉,列车全程时间缩至14小时。2009年,他值乘上海至北京D313/314次列车,全程9小时58分。
“现在的高铁时代,列车速度更快,同城效应显现。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让铁路发生质的飞跃,京沪间的全程运行时间压缩至5小时以内,速度给人们出行带来全新的体验与变化。”谈起铁路客运变化,何颖的声音变得响亮起来,他说,如今的铁路站车面貌一新,客车车辆加速更新换代,先进动车组列车逐年增加,周末、节假日高铁动车公交化密集开行,旅客出行条件越来越好。高铁动车最高时速达到300公里。现在值乘的上海虹桥至北京南G2/3次动车,跑完整个单程仅需4小时48分。铁路在售票服务方面,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路客票代售网点遍布城乡,旅客可选择网络售票、电话订票、团体订票、自助式购票等多种方式购票。高铁发展一日千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京沪、沪宁、沪杭等高铁沿线车站步入“无纸化”时代,旅客通过刷身份证即可进站乘车,旅客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
“选择高铁动车出行,已成为长三角旅客的首选。”在采访中,何颖告诉记者,现在铁路人干得从容,旅客走得也轻松。在动车上很难看到过去旅客手拿“蛇皮袋”、“车厢挤满人”、“列车严重超员”的镜头了,取而代之的是旅客手拉拉杆箱的多了,肩上挎着旅行包的多了,形象变得美了,随身携带的行李也变得越来越小了,车厢变得不在拥挤了。有的旅客在车上,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网办公,或看电影,有的或看书,或手持相机一路拍照,在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旅客举家乘动车,外出旅游观光的新景象。
斗转星移。20多年来,何颖伴随中国铁路一同进步成长,经他亲手带出的徒弟,数不胜数。他先后获得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