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天,21岁的大学生李阳通过微博称他在网上做完一套测试题,测出了自己的“死亡日期”?这是真的假的,有科学依据的吗?
按李阳提供的网址,记者登录上一个“生命时钟测试”网页。答题者需回答包括心理压力、睡眠时间、抽烟数量、饮酒数量、刷牙习惯、饮食习惯、锻炼习惯等在内的24道问题。答题完成后,页面显示:“您的生命将于公元 2053年11月25日结束,……不过不要忧伤,这只是一个游戏,仅供娱乐,请爱惜身体,珍爱生命”。
市武昌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罗波看过这套测试题后,笑称:“仅凭几道题就想预知死亡时间,太荒唐。”他介绍,个人的寿命受遗传、健康、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全球都没有方法可以对人的寿命做出精确预测。
罗波认为,虽然测试仅供娱乐,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健康提醒的作用。比如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或许会因此而警醒,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
精神科主任罗汝琴则认为,未成年人、老人和心理承受脆弱者不适合玩“生命时钟”测试,他们或许会信以为真,甚至产生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干扰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