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你可以说它是一副巨形骨架,支撑起涪陵发展的壮阔蓝图;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条大动脉,为涪陵经济腾飞注入了勃勃生机;你还可以说它是一支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阡陌图。
十年来,涪陵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综合交通网络的完善。全区经济社会建设也踏着交通便捷通道,步入高速发展时代。
在从涪陵回珍溪的路上,方师傅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他乐呵呵地说,都是联系运输业务的,每天要往返涪陵好几趟,最多的时候要往返十多趟。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一天能保证跑一趟业务就已经很满足了。”方师傅说。
说这句话的时候,方师傅正驾车行驶在涪丰北线,公路沿江而建,两旁绿树成荫,江面波光粼粼,头顶的太阳仿佛已经暖到了他的心坎里。
方师傅家住涪陵区珍溪镇。上世纪90年代,方师傅20岁时在一家石料厂上班,因为工作实在吃不消,方师傅想到了跑运输。2002年,他买来了一辆长安车。
当时,从涪陵到珍溪,只能走长江大桥,经百胜镇,而且是没有硬化的石子路,摇摇晃晃要走一个多小时。而现在,最快的时候,只需半个小时,即可往返一趟。
十年间,方师傅见证了涪丰北线、乌江二桥和长江三桥的贯通,他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加快交通建设发展,推进经济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正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A 大通道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2002年的时候,涪陵没有铁路,也没有一条通往重庆的快速免费通道。值得骄傲的是,作为一个区县,已有了一条自己的高速路,那就是长涪高速。
到2012年,涪陵的大通道建设实现了几个重大突破。
这十年间,涪陵区加速推进大通道建设,以规划为龙头,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历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紧紧抓住交通发展规划这个“牛鼻子”,以此向国家及市上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投入。
2006年,连接涪陵长江大桥至丰都立石的涪丰北线全线贯通。同年,渝怀铁路竣工通车,实现了涪陵铁路零的突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也使群众有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2009年,茶涪公路竣工通车,使涪陵区至主城增加了一条快速免费通道。
同年,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涪陵至丰都、涪陵至南川、重庆主城(南岸)至涪陵三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这是在涪陵高速公路建设沉寂八年后的重大突破,也是涪陵区交通陆上出口大通道的全面提速,为涪陵更快地融入全国及全市交通网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渝利铁路、南涪铁路及渝怀铁路二线也在加快推进,涪陵公路、铁路大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将形成“承接主城、呼应一圈、联通两翼”的大交通格局,也使涪陵更快地融入了全市及全国的交通大循环,有了至全国各省市及周边区县更加快捷的交通网络。
B 农村公路建设改写农村闭塞历史
从无路走、无车坐,到公路通到家门口,涪陵区同乐乡实胜沟的村民见证了这一过程。
2010年以前,实胜村村民要出村,必须经过沟里的一条毛坯路。这条路因年久失修,长满了草,一下大雨就成了一条泥带子,根本无法行走。如今,全长7.3公里的实胜沟公路已全部硬化通车。
涪陵区一直将农村公路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调动各乡镇建设积极性。共投入资金十几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000多公里,解决了26个乡镇通畅、339个行政村通达、126个行政村通畅问题,提前1年实现乡通畅、村通达100%的“双百”目标。
也就是说,基本实现群众赶场出行都能坐车的目标。
涪陵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农村客运,采取线路打捆,分片经营的方式,率先在李渡成功进行了农村客运发展试点。近年来,对全区具备发展客运条件的农村公路,开通了客运线路,投放客运车辆150多辆。
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的发展,打破了农村交通“瓶颈”,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农村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也为企业进入乡镇农村创造了条件,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去年,涪陵区农村公路质量、农村公路建设分别获得国家交通部和重庆市政府的表彰。
C 未来实现“半小时重庆城”
抓住大通道建设、大物流建设、大景区建设、广覆盖、强改革五个重点,把涪陵打造成为带动辐射两翼地区的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为涪陵建设“双百”大城市、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是涪陵区今年乃至今后的交通建设发展思路和目标。
今年,涪陵区将加快重庆主城至涪陵、涪陵至南川、涪陵至丰都三条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全年完成投资28亿元;抓紧做好白涛、龙桥两大物流大通道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梓里——白涛高速公路、李渡长江大桥——葛麻湾道路改造年内动工建设。
到“十二五”末,继续加快区内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步伐,力争到2016年,实现所有乡镇三级以上公路成网,村村通硬化路,公路总里程达到4500公里,实现“半小时涪陵”;建成农村客运等级站43个,乡镇拥有等级客运站比例达到100%,乡镇和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构建陆上大通道。推进涪陵至江北机场快速通道等6条高速公路,即涪陵新妙至江北国际机场、丰都擦大木至武隆、梓里至白涛、涪陵至垫江、涪陵新妙至南川、涪陵绕城北环线,完善对外大通道,形成“十高六铁”交通格局。到2016年,全区新增高速公路120公里以上,建成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基本实现“半小时重庆城”和“2小时周边城市”的目标。
建设水运枢纽。完成乌江河口至白马航道整治;统筹建设龙头港、白涛、李渡、清溪铜铝等4个港口码头。到2016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集装箱达60万标箱。
记者手记>>>
连着民心 通向希望
谈及身边的变化,人们往往感受最深的就是交通。因为它是人们生活出行、社会活动的必要载体。因此,道路交通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公路宽了,农村美了,城市变了。纵观涪陵十多年来的变化,一座座跨江大桥的兴建,一条条公路的贯通,推动着这座古老的希望城向着现代化大都市迈进。
随 着 交 通 日 益 畅 通 发达,涪陵人民的生活也从此“提速”。它连起的是民心,挑起的是希望,相信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