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交资讯 > 厦门公交拟试行时间换乘优惠 年内新增15条线路

厦门公交拟试行时间换乘优惠 年内新增15条线路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8-15 14:20:48 火车票预订

  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厦门市将以申报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为重点,一方面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一方面则会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公交枢纽站和客运枢纽站的建设,同时也积极推动公交专用道、电子站牌的试点建设。

  时间换乘优惠

  从技术上是可行的

  目前,国内其他城市公交换乘优惠,主要采取的是以下三种优惠方式:时间换乘优惠、枢纽换乘优惠和线路换乘优惠。从易通卡公司了解到,乘客在一定时间内,手持E通卡进行换乘,并享有优惠,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目前易通卡公司已经和GPS公司展开了合作,预计下个月进行技术方面的测试。

  在今年两会上,民建市委提案《提升厦门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建议》中,向交通局建议尽快研究实施换乘优惠方案,鼓励市民利用公交出行。市交通局对提案进行回复,我市有可能先在常规公交线路实行换乘优惠,即在一定时间内,对持同一张E通卡刷卡换乘其他常规公交线路车辆的乘客,给予一定次数免费换乘或折扣换乘优惠。

  新增线路15条

  优化调整公交线网

  市交通局表示,今年的一项工作重点就是确定公交枢纽,以枢纽为依托,引导合理换乘,逐步转变小城市一站到底的公交出行方式。同时,布设公交干线,依托枋湖客运枢纽等公交换乘枢纽,布设连接岛内外的公交干线。

  另外,市交通局今年内还将完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预计新开通公交线路1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其中,今年新开通的公交线路主要都是集中在新生活区附近,方便居民的出行。优化调整线路方面,主要是通过布设公交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整现有部分里程长、绕行多的岛内支线;二是岛外的公交支线由各区交通部门负责。

  相关新闻:

  根据市交通运输局最新数据,今年以来,我市新开通公交线路4条,优化调整线路33条,全市公交线路已经达到305条,公交线路长度5090.8公里,公交日均客运量近230万人次。其中,新增投入公交车223台,更新公交车64台。现已有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辆695台,约占公交车总量的17.9%。

  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我市的公共交通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市民乘坐公交时想要坐得舒心,方便快捷,却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公交面临3大难题

  难题一:没有专用道,公交无法“优先”。市民陈女士反映,在莲岳路北站、松柏站等站点,因为没有设置公交专用道,私家车停靠在路边,造成公交车进站困难,时常发生公交车与路边停靠的私家车刮擦的事件。前段时间,她还目睹了私家车占道,与一名司机产生纠纷,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

  难题二:换乘不方便,优惠幅度还不够。住在翔安吕塘的吕先生,在红星美凯龙上班,他每天都要先乘坐761路到新店站,换乘780或753路到湖边花园北站,走到万达西站,再换乘105路到红星美凯龙。他说,每天像他这样乘坐761路再换乘进岛线路,进岛后继续换乘岛内区内线路的乘客很多,大家也一直呼吁能开通从莲河进岛的公交线路,减少换乘次数,但一直没有着落。

  难题三:线路分布西部多东部少,岛内多岛外少。家住殿前的简女士在软件园上班,每天都要先坐车到马垅,再走到新丰三路换乘94路到软件园二期生产基地。她发现,每天和她一样,从马垅走到新丰三路换乘94路的人非常多。许多在软件园二期的上班族,因为公交线路网分布不均匀,每天都要进行换乘。

  市民冀望换乘优惠

  这三个难题中,市民反应最多的还是换乘不方便。

  家住海沧嵩屿的陈先生算了一笔“公交账”。他在软件园二期生产基地上班,为了能快捷、省钱地到达公司,他每天早上要先从嵩屿乘坐公交到岳阳小区,然后再从岳阳小区换乘855路公交到国贸新城下车,再换乘BRT链接线L27到软件园二期。中途换乘两次,路上耗时差不多是1个半小时,乘车所需费用为2.5元。如果刷E通卡乘车的话,算上优惠折扣是1.9元。当然,陈先生也有另一种乘车方法,就是先从嵩屿坐公交到沧林路口,然后直接乘坐855路公交到国贸新城再换乘。但855路公交是2元线路,岳阳小区为跨段点,如果选用这个方法,他要多花1元钱车钱。

  从去年9月1日起,我市公交实行票制改革,最高限价从3元降为2元,线路长度不足20公里的,一律下调为1元,目前20公里以内线路占主导地位。1元线路的比例大大增加,增加了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为缓解厦门市的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改变了原来“一站到底”的乘车模式,更多地鼓励市民出行进行换乘。

  由于换乘的观念还不是那么“深入人心”,要去远一点地方的市民,如果不换乘,在有的地点就无法找到公交乘坐,或是在路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如果选择换乘,换乘次数多,市民又觉得乘车不够优惠,也制约了公交换乘的进一步推广。

  根据2009年《厦门市居民出行调查与公交客流调查》,我市换乘系数为1.3。也就是说,至少有30%的乘客出行将进行换乘。而这当中,又以短途客居多,即在30分钟内换乘的乘客占了换乘人数的大部分。

  同时,我市轨道交通的计划也已经提上日程。随着地铁的逐渐开通,成千上万的地铁乘客到达地面后,同样需要便捷的公交换乘。

  各方声音

  换乘不健全,严重影响公交效率

  民建市委:

  当务之急,要建设进出岛内外公交的换乘枢纽,完成进出岛公交换乘,确保岛外与岛内之间的干线不进入城市核心商业区。厦门公交体系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换乘不健全,特别是岛内外出行几乎没有换乘空间,严重影响公交效率。

  厦门进出岛公交,几乎都以岛内主要公交枢纽为起始站,表面上方便了市民出行,而实际上,进出岛公交在岛内又与岛内的公交线路重叠,使得公交体系的运行效率下降,增加了岛内道路的交通压力。因此,要建设岛外主要枢纽站点、岛内主要换乘站点,来负责本区域内的中转,且设计合理的换乘机制,这样能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减少公交对城市交通的压力与环境影响。同时,应考虑在岛内外结合点的枢纽站配建大型停车场,方便非公交与公交的对接。

  张哲浩

  (厦门巴迷公社负责人):

  从2010年票改至今,一直以来各大媒体都报出“一元线路比例占所有线路的百分之多少”的新闻。

  厦门公交2元线路通过优化整合不断减少,但1元线路的增加并没有官方数据那么明显。例如去年12月开通的24条高峰1元专线,都是既有的学校包车线路,增加一个路号,算入“2011年为民办实事”的“开通60条一元线路”数据中,这造成了非常多的线路“名不符实”。目前,集美区区内路号只剩908没有使用,但市民能乘坐的一元线路区内线路并不多,这对未来集美新城的线网发展无疑是一大弊端。

  市民为我市交通拥堵提建议

  希望高峰期让公交先行

  针对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于伟国要求:优先发展公交,完善现代交通网络和城市慢行系统,确保市民群众和谐出行

  “早晚高峰的时候,实在是太堵了,应该让公交车在专用道上先行,既可以保证大多数人的路权,也可以吸引开车的人放弃开车。”

  8月9日开始,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市政府网站、厦门商报社联手通过厦门市政府网站等,向厦门社会各界广泛征集解决民生大事的相关建议。有许多市民就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建议。

  市民孙先生每天都要乘坐25路公交车从仙岳路的中医院站到湖滨北路的特贸站,这一段路只有10站,但孙先生每天早晨的上班之路几乎都要遭遇拥堵。

  他数出了这一段路的几个堵点:首先是台湾街和仙岳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处,这里等红灯的车辆经常排长队,过了这里,到SM路口的红绿灯还要继续排长队,接下来的每一个红绿灯都差不多,最可怕的一段是湖滨中路的仙岳路至体育路段,这一段路,有海沧大桥上下来的车流,有仙岳路拐到湖滨中路的车流,还有沿途小区开出来的车流,公交车到了这里,基本就是龟速爬行了。如果遇到刮擦等交通事故,等候的时间更是难以估量。

  孙先生认为,厦门应该在主干道上开辟公交专用道,比如仙岳路,车道多,有这个条件,还应该完全禁止私家车等进入公交专用道,保证公交车一路畅通。

  “乘公交的人如果分散到小车上,得多少部车才够坐?”孙先生说,让公交车先行,也是保障大多数人的路权。


上一篇 第一码头公交枢纽站12日启用...
下一篇 本周五起48路公交调整线路走向...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