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宜铁路体验宜昌之旅
这段时间,在武汉理工大学读书的徐留生非常兴奋,平时除了复习应对期末考试外,他还是"宜昌旅游团"的组织者。徐留生是宜昌人,获悉汉宜铁路7月开通后,他便邀请他们寝室的同学和班上的同学一起体验高铁,到宜昌旅游。
宜昌市旅游局局长柳兵说,汉宜铁路开通,会带来更多的游客。"旅游与交通息息相关,任何一项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都会对区域旅游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和深刻变革。"他认为,交通的变化不仅给旅游者的旅游流向和旅游方式带来深刻变化,而且也给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布局、形态和组织方式带来深远影响。"

汉宜高铁宜昌东站

汉宜高铁宜昌东站正在密集试车
一把"双刃剑"
"到武汉出差的,或许就会拐弯来宜昌转转。" 柳兵认为,汉宜铁路通车后,人们在传统习惯上对旅游景点的心理距离将被彻底打破,"快旅慢游"(快速到达、慢速旅游)的旅游格局有望形成,将提高游客的出行质量,延长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宜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据预测,以宜昌东站为龙头,日均发送旅客的能力将由目前日均1.5万人次增加到4.5万多人次。 另外,如果通过武汉高铁平台,成功开行宜昌直达北京、广州、上海的高速列车,客流将成倍增长,将会对宜昌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峡大学旅游系主任、副教授阚如良此前受访时表示,汉宜铁路开通,首先是客源的变化,有利于构建汉宜旅游一体化。武汉历来是宜昌的重要旅游客源地,汉宜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汉宜两地旅游出行更加便捷,有利于宜昌和武汉实现旅游的双向互动、客源对流,宜昌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休闲后花园,变成了现实。同时,依托汉宜城际铁路,以武汉交通枢纽为中心,有利于宜昌承接更大范围的客源市场。
不过,快速交通向来是把"双刃剑",汉宜高速公路通车前,宜昌到武汉需要7-8个小时,三峡游客在宜昌停留过夜的比重较大;高速通车后,三峡游客很方便地抵达武汉,凭借武汉的交通优势进出,在宜昌过夜停留的游客比重大大下降。
汉宜铁路开通后,大批旅客进出,对城市旅游交通、旅游接待用车、大型旅游团队餐厅、旅游宾馆等,都会产生瞬时间的量扩张的需求,如果提前应对不到位,届时会措手不及。而汉宜铁路在带来"快进"的同时也有"快出"的功能,来宜游客迅速载往武汉转往其他旅游地就成为可能,对宜昌的"留客"能力将会是个考验。
各方"谋子布局"
事实上,宜昌已注意到汉宜铁路开通对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影响,并已开始积极谋划。
今年初,在宜昌市旅游局的组织和协调下,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西陵峡风景名胜区、三峡晓峰旅游区、车溪民俗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和宜昌交运集团成立了"爱上宜昌"城市形象与旅游推广联盟。并于4月份起,沿高铁吆喝宜昌山水,针对安徽、湖南、广州、上海等主要客源地市场推出免费游三峡活动。
宜昌各个景区也在行动,以高质量服务迎接铁路游客。三峡大坝旅游区坛子岭观景点两条新建的上下行手扶观光电梯正式对游客开放;清江画廊风景区游客中心、游船改造升级;柴埠溪景区新建索道……
据旅游局介绍,今后,宜昌将强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推动宜昌若干大型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切实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有序发展高星级酒店,大力发展中档酒店,提高餐饮服务质量。
6月15日,记者在宜昌地接导游员供需见面交流会上看到,305名经过培训考核后前来应聘的地接导游,在半天时间内被52家旅行社争抢一空。这些顺利与旅行社现场签约的305名导游,将在汉宜铁路开通前后陆续上岗。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宜昌火车东站周边的快捷酒店并不多,有不少外地来宜旅客向记者反映出行不便。伍家岗区商务和旅游局局长罗毕安向记者介绍,火车东站周边计划建8家商务快捷酒店,目前已有4家开始动工,明年年底就可投入使用。计划到2014年,商务快捷酒店集群就可全部发挥作用,届时,旅客不用再为了找歇脚地发愁。
罗毕安还向记者透露,东站周边的旅游广场也已处于计划和论证中,这个旅游广场不单是游客集散中心,还集游客进驻、转运、住宿和宣传宜昌等众多功能为一体,游客和旅行社能在这里实现无缝对接。
三峡大坝

三峡人家风景区

5月22日,新建的三峡大坝观光电梯开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