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中标亚洲最长输水隧洞引汉济渭工程、天津地铁5号线、成都天府新区正公路、北京地铁昌平线二期等“大礼包”,这是该集团积极转型发展的最好诠释。该集团贯彻落实中国铁建“五个转变”要求,积极转型升级,路外项目承揽、海外经营发展、资本运作、勘察设计、工业制造、教育培训等转型业务板块“多轮驱动”,毛利率、净利润得到较大幅度增长。
弥补“短板”是转型的核心。十八局集团董事长、郝趁义,总经理彭仕国带领机关多个部门组成联合检查指导组对“十八线、十轨、四桥、四隧”等重难点工程和各单位全面调研,把脉发展“顽疾”:如转型升级较慢,在建管理仍需加强,创效水平普遍不高,产高利低现象依然突出等。站在新起点,在集团“五会”上,豪迈激扬再吹“转型号”:以中国铁建“四会”精神为指导,调结构、抓内控、惠民生,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突出转型升级,突出降本增效,突出改革创新,使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指标落实是转型的关键。在集团公司“五会”上,集团确立新目标:2012年综合平均毛利率增长0.5%,责任成本收益率增加1%,三项费用开支下降10%,资金集中度达到80%以上,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主管领导与各单位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安全包保责任状”、“党风廉正责任状”,让每个单位有压力更有动力。 机制创新是转型的动力。集团今年将加强工业板块的改革,加大集团公司所属机械厂、结构厂的机构调整,成立工业公司;强化资本运作能力,成立投资公司;以信息化、技术化促进企业管理转型,向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升级。任务承揽推进发展转型,关注工程总承包、BT、EPC等项目;在巩固铁路的同时,积极拓展路外重点品牌项目,主动介入矿山、能源、环保、水利水电、水底隧道等新兴领域,做优海外市场,稳妥推进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资本运作。
综合考评是转型的重点。集团今年以在建工程为核心,坚守“安全、质量、信誉、效益”四条红线不动摇,建立“红、黄、绿”亮牌制度,加强标准化管理和现场监控。将2012年作为“责任成本管理提升年”,看紧“钱袋子”,狠抓全员责任成本意识,深化绩效薪酬改革,对子分公司和指挥部主管实行年薪制,继续把建设完善专业队和架子队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转型升级风生水起。在集团“五会”上,集团主管领导亲自给劳模、建设功臣、先进单位颁奖,让大家有盼头更有奔头,近日捷报频传:铁路特级资质被建设部批准就位,并收获““天津优秀诚信企业”、“天津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中国铁建对外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冠军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