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总统为“慢火车”感到兴奋
尼日利亚1990年就拥有了长达11.8公里的拉各斯跨海大桥,但至今公路基础设施落后,铁路客运基本没有。
在中土公司修复改造完毕的拉各斯到西南部城市阿贝奥库塔火车上,我问尼日利亚副总统桑博上一次坐火车是什么时候。他告诉我,是上世纪60年代他小的时候,那时候他可以坐着火车全国跑,那是刚刚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时代。
独立后铁路维护不善年久失修,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尽管改造后的火车时速只有每小时30公里,这仍让桑博和总统乔纳森感到兴奋,特意选择在大选前夕乘坐火车出行显示自己的政绩。
人多而贫困却乐观
虽然尼日利亚资源丰富,近年来GDP保持7%以上速度增长,与非洲老大南非的差距越来越小,但人民生活仍极度贫困,70%的人口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
小贩们在烈日下头顶数十公斤的水、饼干、衣架、苹果等物品,穿梭在尼国大城市拉各斯的车流中,艰难谋生,更有人选择了抢劫作为自己的职业。
尼日利亚早在1986年就拥有了非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因卡,但至今1/3的成年人都是文盲。
由于尼日利亚新生儿死亡率较高,人们倾向于多要孩子,在北部穆斯林地区尤甚。我认识的一位非洲司机30多岁就娶了两个老婆,生了9个孩子,还高兴地告诉我马上就有第10个了。以他3万奈拉(约合1260人民币)的薪水和至少2倍于中国的物价,孩子很难有机会受教育。人多而贫困,没有文化,尼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在北部生根发芽也是因为有这个土壤。
尽管拥有250个民族的尼日利亚国内矛盾重重,但是普通人的生活很乐观,政府也似乎对未来充满信心。
前总统亚拉杜瓦2007年就职后提出了宏伟计划——尼日利亚要在2020年进入世界前20强国家,现任总统乔纳森也对此计划丝毫未动摇。拉各斯商人穆萨虽然对乔纳森总统的执政很不满,但是他说:“下一个总统会带领我们走出泥潭、迈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