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服务旅客的温馨场面被武汉铁道、信阳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过;他服务旅客的深情行为被旅客赠送锦旗表扬过;他服务旅客的工作典范被领导认可职工学习过。而面对笔者追问,他只说自己是众多铁路职工中的普通一员,只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他只是坚定着“用心服务,旅客至上”的信念,尽量把工作做好,让旅客走得好。他就是淮滨火车站客运值班员杨永华。
1996年,随着京九线的开通,在“扎根京九、奉献京九”的口号中,杨永华同志被分到淮滨火车站做服务工作。十几年来,他时刻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本着“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踏实工作、用心服务、旅客至上,坚持做到宁肯自己辛苦一点,也不让旅客为难一点,充分展示着铁路职工的良好风范。他也由一名普通的客运员,锤炼成为客运值班员,多次被评为“明星岗位”、“优秀工作者”。
提升素质,他是同事眼中的排头兵
有的人认为客运工作没啥技术业务,基本就是搞搞卫生。可是他认为,没有过硬的技术业务本领,就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就不可能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杨永华有这样一个信念就是“时刻跟上更新步伐,业务一定要拿得下来”。杨永华同志是一个很用心的人,他从客运员,行李员,到售票员,计划员,再到值班员;从卡片式车票,到电子售票,到网络售票、电话订票,工作岗位一次又一次变动,技术设备一次又一次革新,他总是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安全、服务、营销,他钻研每一项新的业务,克服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难点,在班组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在提升自己业务的同时,他也注重对新同志的“传、帮、带”,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不吝啬地传授给新人。他的徒弟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换了一个又一个站,他还留守着淮滨站,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奉献着。
温情服务,他是旅客口中的老好人
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用心服务,旅客至上的信念,想旅客所想,急旅客所急,旅客事情无小事,主动为旅客排忧解难,把微笑和亲情送给了旅客。有一次,一位旅客吕先生乘坐K133次列车从郑州返回淮滨,下车时不慎将钱包遗留在列车上,车开后想起,十分着急。在站台上正在值班的杨永华看到该旅客后,便向前询问,杨永华听完吕先生的讲述后,一边安慰该旅客不要着急,一边想办法与当天值乘K133次列车的列车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列车长把遗失物品找到后交给前方站,由前方站转交给当天最近一班列车南昌开往哈尔滨方向的K1122次旅客列车的列车长带回交给淮滨火车站。次日,吕先生取回自己遗失在列车上的物品的时候,当面送上锦旗并称赞铁路的服务质量。还有一次,一位7旬耳聋老翁因耳聋未听见广播而错过了站在淮滨站下车,了解情况后,客运值班员杨永华便把这位老翁按重点旅客照顾,安排在重点旅客候车席,并递上开水,寻问该老翁冷暖情况,有没有吃过饭,在悉心照料的同时积极为该老翁安排返回的列车,最后将他安排到最近一趟返回的列车上。
扎根京九,他是女儿心中的“坏爸爸”
在淮滨车站,他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平时工作中,从来见不着杨永华犯愁的事,最让他心里难过的是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他被女儿评了一个“坏爸爸”称号。杨永华家在江西省,距离淮滨站近700KM,家住城市,自己却在这偏僻的村庄工作着,他没有任何怨言。两班倒的工作,不能让他总能回家,他只能用一个月一次的调休回家看看。越是节假日,越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的女儿看着节假日别的小孩都有爸爸陪着玩,而自己却没有,于是就给自己这个好爸爸评了一个“坏爸爸”称号。在不能回家的时候,他通过电话和家人沟通、聊天,他总能想着办法说服家人理解支持他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