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媒体论民资铁路
新闻事件:近日,铁道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宣布投资铁路向民间资本完全敞开大门。铁道部此次向民间资本开放的领域包括,铁路线路及场站设施、铁路工程建设领域、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业务、铁路技术创新、铁路非运输企业改制重组等。并要求,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新京报》:民间资本与铁路国有资本固然存在竞争的关系,但是也有更广泛的合作,以及共同的利益。向民间资本开放本身也是铁路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过,这一部分的改革实效如何,还有赖于其他方面的铁路改革及时跟进。期待,铁路部门继续大刀阔斧地深化体制改革,大胆往前走,触及过去那些“动不得”的领域。在已经提出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部门职能转变等问题上,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理顺铁路行业的管理机制和市场机制,为所有类型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京华时报》:对于处在观望的民间资本而言,法规制度是最好的“定心丸”,只有在管理体制、投资具体方式、项目核准管理办法、成本收益的信息公开、投资补偿机制等方面,出台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并为可能招致损害的民间投资者提供充分的司法救济,才能在法制框架下确立起一种稳定的投资预期,有效化解民间资本的各种风险。就市场监管而言,也只有立法规范到位了,才能有效节制行政权力的欲望与贪念,在铁路工程建设等领域防范各种腐败现象,以严格的依法行政为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
《新浪评论》:不能不说,如果民间资本只是“铁老大”的融资伙伴而非竞争伙伴,那么开放就是不全面的,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让民间资本踊跃进入,“铁老大”不能止步于开门,更要展现出搬开绊脚石、重新布局的勇气。家里干净整洁了,自然有人登门。从这个角度说,真心实意地改革,是“铁老大”最好的招商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