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某IT公司的田小姐出差日本,从日本成田机场乘坐高铁到东京,一路上,高铁快轨的中文报站,就好像在国内一样。可是从高铁的速度与硬件设施方面,田小姐觉得还是国内高铁更快速、平更稳一些,时间上也更精准一些。
学者宋鸿兵在微博中也表达了类似感受。他说:“再次坐上高铁回北京,计划发车时间6:59分,火车进站约6:57分,开车时间准7点整。其精确程度令人叹为观止。铁道部的管理水平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去年对高铁的攻击看来过于情绪化。即便是美国的铁路管理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准。”
以往,乘坐火车从青岛到北京,所需时间为10小时或者更多,而且每天也就两三个车次。而现在,青岛到北京每天有11个车次的动车组,最早7:10开始,最快的4小时21分钟就能到达。尤其针对长期奔波于两个城市之间的商务人士,高铁的便捷对他们来讲是最大的便利。以往从济南到北京需要4-6个小时,如今只需要2个小时就到了,难怪一位在济南工作多年的北京籍王老先生激动地说:“真没想到高铁这么快,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实现了。”
在铁路工作50年的老专家王梦恕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中国高铁建设是一项举全国之力的大工程。他在高铁赞扬声中曾经公开质疑高铁运行管理与安全问题,同时也是在高铁发展最低谷时声援高铁建设。他认为,中国高铁发展不能自己把自己的名牌砸掉了。
针对当前高铁发展,他认为,不能仅靠一季度亏损70亿元,就要决定暂缓或者停建高铁,一般来说,高铁回收期在15年左右。所以,要保持对高铁建设的耐心与长远来看。他认为,当前要把京哈线、京广线在年前通车,实现四纵四横的高铁发展格局。同时,今后还应该把“丝绸之路”修出来,就是从新疆阿里山口到吉尔吉斯,到乌兹别克,到土耳其,到伊朗,到德国。
王梦恕认为,这条“丝绸之路”现在要赶快修,要把这条路尽快修成中国的两个国际通道之一,这样对整个国家安全,对老百姓很重要,也是发展西部、强大中国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