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车常见误区
关于汽车的使用,我想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驾驶习惯,而这也就造就了不同的驾驶风格。下面我们为您整理了很多比较常见的用车误区,有的是习惯成自然,有的是常见的“经验主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往往决定着驾驶安全以及爱车日后的健康状况。
日常用车常见误区(一):全合成机油效果好
在平时的保养中,往往听到维修师傅向我们推荐价格更贵的机油,以此说明后期效果。对于普通驾驶者而言,全合成的机油流动性虽然更好,但是油膜会偏薄,关键在于日常驾驶时的发动机转速,也就是需要润滑部位的相对速度。如果是激烈驾驶,平均转速达到3000转以上,那么全合成机油的特点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相反如果仅仅是在市区以普通的驾驶情况来看,平均转速大约在1500转左右,全合成机油的出色流动性在相对低转速驾驶的市区路况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浪费。
另外,全合成机油大都粘度较低,不能适应国产车对机油粘度的要求。加上国产发动机各种配合部件的材料受热膨胀系数及配合间隙较进口车大,若盲目采用进口机油,会因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机油过稀使油压偏低,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不能满足正常润滑的需要,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
日常用车常见误区(二):车内香水
香水是车内常用的除味剂,很多驾驶者也喜欢在中控台放置香水瓶,但实际上汽车香水并不能消除车内的空气污染,主要靠强烈的芳香物质隐蔽异味,靠混淆人们的嗅觉来淡化异味,而且由于产品的种类很多,本身的质量也就参差不齐,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往往都采用劣质化学香料,挥发出来的气体对人体有害无益,不仅在炎炎夏日的照射下,较高的温度使得劣质香水很容易发生爆炸,而且在车子剧烈刹车时香水瓶一旦脱离,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日常用车常见误区(三):备胎长期不检查
车子的备胎往往由于隐藏与后备箱内,造成很多车主都没有检查备胎的习惯,总是遇到问题时才想起来,而结果往往不是瘪了就是气压不足。在这里我们还要提醒您,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最怕的就是各种油品的侵蚀,因此相应的油品一定要远离备胎(外挂式的备胎要更为注意)。另外,车子的备胎是有寿命的,一般是五年左右,一般家用轿车更换备胎后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一般以不超过80公里/小时为宜。
日常用车常见误区(四):磕碰轮胎侧壁
没有合适车位是我们时常遇到的问题,此时在反复的挪车过程中很容易磕碰轮胎侧壁,而轮胎最薄弱的地方就是轮胎侧壁,中间部分大部分没有钢丝,因此一旦有损伤就很容易产生鼓包或是出现裂缝,高速行驶很容易造成爆胎,所以尽量不要磕碰侧壁。即使非要上,最正确的方法是,车头与马路牙子垂直然后在缓慢向前行驶。
日常用车常见误区(五):天窗不保养
天窗的好处我们不必多说,不过在享受天窗的过程中,很少人会对天窗进行正确的保养。常见的天窗可以分为外掀式与内藏式,外掀式天窗采取高强度密封设计,天窗与车顶紧贴玻璃板与框架间有密封圈以防止漏水;内藏式天窗内部则设计了导水槽,四角可出水。随着天窗使用频率的增加,胶条周围的沙尘以及异物增多会使天窗的密封性大打折扣,因此最好每隔半年对天窗周围与轨道进行一次清洗。另外,冬季由于天窗周围冰雪融化,极易造成天窗玻璃与密封胶框冻住,如强行打开天窗,很有可能损伤电机。
日常用车常见误区(六):儿童坐在副驾驶室
常见情况:孩子直接坐副驾驶座抱着孩子坐副驾驶座给孩子系成人安全带在国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年幼的孩子独自坐在副驾驶室,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一旦出现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时,副驾驶座上的小孩就会前冲,撞向中控台或前风挡。如果气囊弹出,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不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另外,很多家长往往认为抱着孩子可以更好的照顾孩子,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家长根本无力抱住怀中的孩子,而且由于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发生猛烈碰撞时,家长的胸部会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相比上述两种方法,给孩子用成人安全带看上去要安全很多,不过由于孩子身材矮小,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只是扎在腰部的那段安全带才起作用,在发生交通意外时就会造成孩子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如果系的太松,又不会起到任何保护作用,撞击后直接飞出去。有关儿童安全乘车您可以参考:Baby in car 儿童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总结:每次看关于各地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总是让我们内心为之一颤,多数惨痛事故大都在不经意间发生,而种种看似无法避免的事故,很多都是因为驾驶者不遵守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因此在日常行车中,正确的驾驶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驾车误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还会在随后的文章中推出更多与安全相关的用车文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