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厦铁路建设者们是怎么生活的
中铁二十四局是龙厦铁路厦门段的承建单位,主要负责的是路基、桥梁、涵洞、护坡、水沟、绿化等线下工程的建设。2008年8月10日龙厦铁路厦门段项目部成立。施工单线为12.36公里,主要施工范围前场进站端至东孚站,包含引入厦门枢纽等工程。
这3年多来,龙厦铁路建设者们都是怎么生活的呢?
“我们干起活来是白加黑,‘5+2’,‘无法无天’。”
施工的时候碰上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拆迁难、工期紧。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雨水多,台风多。去年7月,他们接到了要在15天内挖土1.5万立方的任务,可是偏偏碰上了台风天。一下雨,土方就变得比原来难挖许多,地面泥泞不堪,车辆也不好行进;碰到要填土的时候,一般的土遇水就变成了烂泥。
天气不好的时候是这样,天气好了,也依旧要昼夜不停地赶工。由于项目部的主要任务是对铁路的路基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处理完、处理好,铁轨就不能铺设。有段100米的路基,按照原来的计划,今年春节就可以开始进行填土,由于地方拆迁原因,许鲁松和工友们直到3月初才拿到手准备开工。1万多立方填土和约2000立方的附属工程在4天内完成,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原本每天工作10个小时的工人们,不得不变成两三千人轮班,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工作。
当被问到这样会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许鲁松说:“我们都习惯了,干起活来就是白加黑、‘5+2’、‘无法无天’。”他向记者解释,只要能确保铁路如期贯通,整个中铁二十四局龙厦铁路厦门段的施工人员,可以白天黑夜,每天不停地干活,没有法定假日,也没有周六周日。
在龙厦铁路正式铺轨之前,有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做,那就是铺路基。由于厦门临海,项目部铺路基时主要是对软基进行处理,也就是使用水泥搅拌桩将水泥和土体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原本软绵绵不适合列车行驶的土壤变得坚固,富有强度。从前场站的进站端一直到东孚站的这12.3公里,总共用了多少水泥搅拌桩呢?负责技术的黄晓东告诉我们,这个数据是205.4万米,“如果换算成公里数,把这些水泥搅拌桩一根根平铺起来,差不多是2000多公里,可以从厦门一直铺到成都。”黄晓东说。
建设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烧汤溪大桥的右线。该桥,位于厦门东孚至漳州角美间,全长1879.5米。根据黄晓东的介绍,烧汤溪大桥右线的桥墩跨度是100米,为了能使龙厦铁路从桥下顺利穿过,采用了一种系杆拱梁,这种技术也是施工队第一次接触。从钻孔开始,一直到系杆拱的拼装完成,这短短100米用了施工队近一年的时间。